柳花

随风坠露事轻儇,巧占人间欲夏天。
只恐障空飞似雪,从教糁径白於绵。
未央宫暖粘歌袖,扬子江清恼客船。
老去强看愁底事,昏花满眼意茫然。

作品评述

《柳花》是宋代诗人张舜民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随风坠露事轻儇,
巧占人间欲夏天。
只恐障空飞似雪,
从教糁径白於绵。
未央宫暖粘歌袖,
扬子江清恼客船。
老去强看愁底事,
昏花满眼意茫然。

诗意:
这首诗以柳花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柳花的观察和感受。柳花随风落下,轻盈娇嫩,揭示了春夏交替的迹象。作者担心柳花飘散在空中,就像雪花一样,所以希望它们能够覆盖在小径上,使其变得洁白如绵。诗中还描述了未央宫温暖的氛围,歌声粘在袖子上,以及扬子江清澈的景色,但这些景象却使旅客的船只感到困扰。最后,作者老去,强迫自己去看那些令人愁苦的事情,而眼中只剩下了昏花,意识模糊,茫然不知所措。

赏析:
这首诗以柳花为线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生活变迁的感慨。柳花的飘落象征着季节的更迭,作者在其中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和自己年老的不安。诗中的景象鲜明而富有感情色彩,通过对柳花、宫殿和江景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细腻而短暂的美好事物的敏锐触动和对生命的思考。最后两句“老去强看愁底事,昏花满眼意茫然”,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世界中纷杂烦扰的厌倦和对生活的迷惘,诗情幽远,意境深远。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给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美感。

作者介绍

张舜民,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长安(今陕西西安)人。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进士,爲襄乐令。神宗元丰中,应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宜文字。元丰六年(一○八三),因作《西征回途中》诗,贬监邕州盐米仓,改监郴州酒税。哲宗元祐初,以司马光荐,爲监察御史,又因言事出通判虢州。元祐九年(一○九四),以秘书少监出使辽国,使回爲陕西转运使,歷知陕、潭、青三州,元符中罢。徽宗即位,召爲右谏议大夫,旋出知定州,改同州。入元祐党籍,贬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復集贤殿修撰,卒于政和中。着有《画墁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录,辑爲八卷。《宋史》卷三四七有传。张舜民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画墁集》(其中诗四卷)爲底本。校以鲍廷博刊《知不足斋丛书》本(简称鲍本)。四库所辑张舜民诗较草率,今又从《永乐大典》残本中辑得二十九题三十三首,编爲第五卷。又《画墁集》卷七、卷八爲《郴行录》,中有记行诗十二首,再益以自《全芳备祖》等书中所辑集外诗及断句,合编爲第六卷。

诗词推荐

引清风,邀明月,去来兮。省多少闲是闲非。临山近水,近些松竹向些梅。小院活计没多般,诗酒琴棋。无萦无烦恼,无别离。待改变一味愚痴。蝇头蜗角得失,何所更何为。不如闻早乐真机。高卧云梯。严一首,得好休来一首,今日思量一首,俱示注名氏。案日月循环一首,得好休来一首

寒夜梦初醒。行尽江南万里程。早是愁来无会处,时听。败叶相传细雨声。书信也无凭。万事由他别后情。谁信归来须及早,长亭。短帽轻衫走马迎。

迷蝶无踪晓梦沈。寒香深闭小庭心。欲知湖上春多少,但看楼前柳浅深。愁自遣,酒孤斟。一帘芳景燕同吟。杏花宜带斜阳看,几阵东风晚又阴。

迎潮小舸满旗风,回首津亭暮霭中。惆怅今宵归去梦,迢迢直至海门东。

广武醉后呵竖子,稷下谈锋避少年。未知更蜡阮屐几,惟恐有著祖鞭先。鬻技百金或封地,著书五车无入玄。人间事多特未定,把茅去老白云边。

绿惨双蛾不自持,只缘幽恨在新诗。郎心应似琴心怨,脉脉春情更泥谁。

此身那复计西东,到处悠悠逐转蓬。同舍故人流落后,异乡新岁乱离中。归鸿影度千峰雪,残角声飞五夜风。惆怅水云关外路,渐看芳草思无穷。

患难余生二十年,一身孤苦百忧缠。文章昔谓古可到,踪迹今为人所怜。憔悴形容勋业镜,归依空寂祖师禅。不孤虽有山公在,恐逐龙舒下九泉。

寿及七十五,俸沾五十千。夫妻偕老日,甥侄聚居年。粥美尝新米,袍温换故绵。家居虽濩落,眷属幸团圆。置榻素屏下,移炉青帐前。书听孙子读,汤看侍儿煎。走笔还诗债,抽衣当药钱。支分闲事了,爬背向阳眠。

二松何年植,清风未尝息。天矫向庭户,双龙思霹雳。岂无桃李姿,贱彼非正色。岂无兰菊芳,贵此有清德。万木怨摇落,独如春山碧。乃知天地威,亦向岁寒惜。有声苦江河,有心若金璧。雅为君子材,对之每前席。

田底泥中迹尚深,折花和叶插畦心。晚秧初捻金绒线,先种输他绿玉针。云垄雾畴俱水响,丝风毛雨政春阴。莫听布谷相煎急,且为提壶强满斟。

晚风不动稻苗平,叶叶头边沆瀣明。井养不穷功用在,谁将易象细推评。

圣俞宣城人,能使紫毫笔。宣人诸葛高,世业守不失。紧心缚长毫,三副颇精密。硬软适人手,百管不差一。京师诸笔工,牌榜自称述。累累相国东,比若衣缝虱。或柔多虚尖,或硬不可屈。但能装管榻,有表曾无实。价高仍费钱,用不过数日。岂如宣城毫,耐久仍可乞。

枕上角声微,离情未息机。梦回三楚寺,寒入五更衣。月没栖禽动,霜晴冻叶飞。自惭行役早,深与道相违。

我昔见德翁,其人直且温。共知怀抱清,宜使乡党尊。竟无蒲轮召,遂葬蒿里园。张子极季发,乃是外诸孙。谨厚甚似之,好修仍寡言。功名在少壮,简编勤讨论。剩观书连屋,愿闻策临轩。方起宁氏宅,再兴文纪门。

小窗长日苦吟声,独倚阑干看晚晴。居士莫疑贫可弃,春风不为病相轻。梅边纸帐重重影,壁上离骚字字清。鸥鹭往来情更熟,只消此地度残生。

多稼如云接百城,村村鼓乐赛西成。顿宽公赋私逋责,一洗儿啼妇叹声。社酒粥醲供晚酌,秋菰玉洁芼晨烹。放翁醉饱摩便腹,自炙亮瓯试雪坑。

静结罗浮屋,邻鸡远不闻。秋到屋下田,井井皆黄云。草堂久无梦,甘与麋鹿群。我闻彭泽令,耻为二姓臣。一朝任去来,柴桑漉酒巾。披图长叹息,古今多逸民。

玉天无滓月光寒,霁色分明在露盘。一夜九重全不寐,时教中使卷帘看。

欣欣花木递香红,云散天容静碧空。恰是韶华浓似酒,柳丝澹荡杏花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