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愿禅师院

与世渐无缘,身心独了然。
讲销林下日,腊长定中年。
磬绝朝斋后,香焚古寺前。
非因送小朗,不到虎谿边。

作品评述

《东林愿禅师院》是一首唐代的诗词,作者是崔涂。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对于修行禅宗的向往和追求。

诗中的“东林愿禅师院”是一个修行禅宗的地方,诗人通过描述自己与世隔绝的状态,描绘了他与修行之间的紧密联系。

诗的开头,诗人说自己日渐与世无缘,说明他逐渐远离尘世,身心清净。接着,诗人提到他讲销林下的日子,也就是指他在禅宗寺院中传授禅宗的教诲。他把在修行中的时间称为“腊长定中年”,表达了他对修行的投入和坚持。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他在诵经之后听到磬声,磬声代表着寂静和禅宗修行的象征。他还描述了在古寺之前焚香的情景,这象征着他对宗教仪式的尊重和虔诚。

最后,诗人提到他并非为了送给小朗才到达虎谿边,这可能是指他抵达禅宗修行的高地,或者是带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地方。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诗人在禅宗修行中的境界和追求,表达了他对于超越尘世的向往和对内心安宁的追求。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营造出寂静、清净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禅宗修行的神秘和悠远。

作者介绍

崔涂(854~?),字礼山,今浙江富春江一带人。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终生飘泊,漫游巴蜀、吴楚、河南,秦陇等地,故其诗多以飘泊生活为题材,情调苍凉。《全唐诗》存其诗1卷。

诗词推荐

系船孤屿重跻攀,衰草荒烟亦厚颜。丁日不为春燕许,卯年犹放佛狸还。诸贤所恃江千尺,此虏奚为第一间。欲访前朝无故老,浪痕自溅藓花斑。

万宇横陈碧瓦齐,浓岚淡霭总诗题。隔江烟树窗中细,过海风樯槛外低。琴仅可弦星半缺,壁应欲画雪新泥。南华卧读两三卷,犹喜晴檐日未西。

老木高枝不可攀,玉泉飞出半崖间。如何借得清冷水,一洗疮痍为解颜。

且然聊尔耳,得也自知之。独笑真成梦,狂歌或似诗。照滩禽郭索,烧野得伊尼。早晚来同醉,僧窗卧虎皮。

轼彼穷阎,达士所宾。邦无道谷,进退孰伦。敝衣非病,无财乃贫。赐虽不怿,清节照人。

独望天门倚剑歌,干时无计老关河。东归万里惭张翰,西上四年羞卞和。花暗楚城春醉少,月凉秦塞夜愁多。三山岁岁有人去,唯恐海风生白波。

山郡上元荣乐事,大开金地作遨场。烟云向晓谁教霁,灯烛乘春自有香。紫陌荧煌随步远,彩棚佳丽斗眉长。游人莫惜酬高直,买取银蟾一寸光。

紫极朝归谢往还,新篇落笔烂彪斑。乌藤拈起都閒事,且看西湖处处山。

与君邻并共烟霞,乘兴时时过我家。更漏一新闻晓角,门阑数级看秋花。湖山对值全如买,风月相期不用赊。赖有醉毫吟更苦,他年分作句图夸。

报本之记,载于申令。灵坛昭告,神既来听。入彼豆笾,精诚斯声。实惟岂年,农天之庆。

十年憔悴武陵溪,鹤病深林玉在泥。今日太行平似砥,九霄初倚入云梯。

携得春归通德门,等閒万木亦沾恩。母桃未熟蓬莱浅,连夜吹开堂北萱。

中书两入寇尚书,出镇雄藩半载余。棠树阴中无讼听,闲骑宝马到茅庐。

夜长梦反覆,百瞑百到家。岁计晚未成,客愁与日加。长途千万门,何地容我过。而子壮亦贫,与余同一歌。

所栖幽致异人寰,野艇秋归碧浪间。残日淡烟凝望处,参差楼阁认孤山。

瞿塘峡口水初生,都护楼船入蜀行。地到益州皆沃野,营开賨叟尽雄兵。干云鸟道三千里,挂树猿啼一两声。欲卜封侯何日事,成都市上问君平。

银角桃枝杖,东门赠别初。幽州寻马客,灞岸送驴车。野饭秋山静,行衣落照馀。燕南群从少,此去意何如。

端居俄换负华三,荼苦於吾若荠甘。照影菱花惊雪白,强颜柏叶借春酣。人间扰扰多岐路,圣世悠悠欠指南。一穟黄云晴书永,叩门谁辨与同参。

天开图画江山秀。怪得人间希有。屏岛精神,潭溪骨格,锺作名门华胄。满堂昼绣。甚禊集兰亭,竹修林茂。得得明朝,绂麟亲解公侯绶。心胸剩罗列宿。便能光绍,太常勋旧。却恋槃湖,贪求精舍,日日佳篇醇酎。陶朱敌富。更沧海双珠,掌中明透。赢得年年,莲龟松鹤祝公寿。

银蟾吸清露,白兔捣玄霜。青天万古明月,中有物苍苍。想是临风丹桂,费尽斫云玉斧,秋蕊自芬芳。印透一轮影,吹下九天香。怪霜娥,才二八,减容光。蛾眉几画新样,晚镜为谁妆。见说开元天子,曾到清虚仙府,一曲听霓裳。何事便归去,空断舞鸾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