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庙二十一首

于皇我后,祗廿专精。
斋肃有容,祖考是承。
造次匪懈,孝思纯诚。
神听有格,福禄来宁。

作品评述

《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庙二十一首》是宋代真宗所作的一组诗词。这组诗词表达了皇帝对祖先的虔诚之情和对国家的殷切期望。以下是这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庙二十一首》
于皇我后,祗廿专精。
斋肃有容,祖考是承。
造次匪懈,孝思纯诚。
神听有格,福禄来宁。

诗意:
这首诗词是真宗皇帝在祭祀明堂和太庙时所作,表达了他对祖先的尊敬和对社稷的关怀。他以虔诚的心态来祭拜祖先,并希望得到神灵的保佑,使国家得到和平、福祉和安宁。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庄重的语言表达了真宗皇帝对祖先的崇敬之情。首句“于皇我后,祗廿专精”表明了皇帝对自己祖先的追溯和继承,表示自己在祭祀仪式中的专心致志。接下来的两句“斋肃有容,祖考是承”描述了祭祀过程的庄严和恭敬,体现了皇帝对祖先的尊重和对传统仪式的重视。

在接下来的两句“造次匪懈,孝思纯诚”,真宗皇帝表达了自己对孝道的深刻理解和坚定信念。他表示即使在忙碌的政务之中,也不会放松对祖先的孝思之情,表现了他对家族传统和孝道伦理的高度重视。

最后两句“神听有格,福禄来宁”则呼应了祭祀的目的,皇帝希望神灵能够倾听他的祈祷,保佑国家的繁荣和安定。他相信只要他的虔诚得到了神灵的认可,福禄就会临于国家和人民。

整体而言,这组诗词体现了真宗皇帝作为君主对祖先的尊崇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的殷切期望。这些诗句在简练的表达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展现了宋代皇帝的儒家思想和统治理念。

诗词推荐

黄閍断刻得者谁,双松下殉方壶螭。其文记述保母李,云是大令之所为。点画安知尚年少,笔不可制从儿时。当其翰墨托久计,异哉岁月如前期。为怜樵人巧收拾,岂无行道犹嗟咨。残砖裹送平原家,阅古众帖奚独遗。穷诹远引商是非,具眼落落多传疑。尘埃尺纸拂陈迹,闻君好事卷赠之。

白日浮云闭不开,黄沙谁问冶长猜。只怜横笛关山月,知处愁人夜夜来。

节里人家笑语饶,日高犹自烛光交。霜林遮眼八九叶,露竹出墙三四梢。

每率群胡共打围,防奸惟许属鞬随。一朝醉卧隋堤曲,众箭攒胸死不知。

晨起独孤坐,瓶泉待煮茶。寒烟添竹色,疏雪乱梅花。独喜忘时事,谁知改岁华。多君能过此,人里似山家。

开田望食麦,春陇无秀色。深耕不偿勤,牛耳徒湿湿。丰凶谁主张,坐令愁煎迫。河清会有时,得酒洒胸臆。

一钱不直管城子,万事称好孔方兄。山房自做松风梦,星斗阑干霜月明。

愚谷与谁去,唯将黎子同。非须一处住,不那两心空。宁问春将夏,谁论西复东。不知吾与子,若个是愚公。吾家愚谷里,此谷本来平。虽则行无迹,还能响应声。不随云色暗,只待日光明。缘底名愚谷,都由愚所成。借问愚公谷,与君聊一寻。不寻翻到谷,此谷不离心。行处曾无险,看时

断墙着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著尘沙。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窠趁两衙。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夜床风雨忆相过,节物惊人奈老何。只有孤鸿知我意,每因明月为君歌。千山梦去无由到,一字书来已觉多。余耳向来真义合,不知底处便容戈。

阴阳互阖闢,宇宙几洪荒。重明丽乎正,万象先辉光。

广陌青楼杨柳新,莺花时节可怜人。至今汉上多游女,笑折疏麻赠所亲。

桃李成尘莺未老,梧桐未落蛩已多。杜门高卧作闲计,挟策读书如懒何。颇遭褦襶惊午梦,正坐热行官不呵。柯山大隐羲皇上,清风一榻无经过。

湖平风稳,行色催津鼓。回首望重城,但满眼、红云紫雾。分香解佩,空记小楼东,银烛暗,绣帘垂直昵昵凭肩语。关山千里,垂柳河桥路。燕子又归来,但惹得、满身花雨。彩笺不寄,兰梦更无凭,灯影下,月明中,魂断金钗股。

禾熟秋原静,高蝉尚远音。半荒愁雨菊,独秀畏风林。老觉田原好,慵疏里巷寻。心知阿连胜,新向佛乘深。

白发丈人持竹竿,系船留我坐柴关。偶然领会一谈胜,落日使人思故山。

捧日高宣事,东京四姓侯。军中闻俎豆,庙胜脱兜鍪。烧烛海棠夜,香衣药市秋。君平识行李,河汉接天流。

潜龙初九。九五飞龙群无首。大哉乾元。物物亨纯得自然。性相以近。道显诸仁藏诸用。精粹含光。神易穷通没定方。

开笑口。又是茱萸重九。好水佳山长似旧。健如黄犊走。菊蕊峥峥如豆。风雨轻寒初透。檐外鹊声谁送酒。莫闲金碗手。

两地耶娘正健强,门楣况是得安郎。七年重会非容易,且为新阳酹一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