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李子约见赠

江县山奇水亦清,古今贤宰继声名。
施为岂厌地闲僻,学行久推君老成。
桂籍掇科论世契,锦囊留句荷交情。
当年入洛多英俊,文彩谁如陆士衡。

作品评述

《次韵答李子约见赠》是宋代孔武仲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山水之美和赞美李子约的才德为主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和人才的赞叹和赞美之情。

诗意:
诗中首先描述了江县的山水之奇和水的清澈,表现了自然景色的秀美和清新。接下来,诗人将目光转向古今贤宰,他们在世间享有盛名,但他们的声名得以传承。作者随后表达了对李子约的赞赏之情,他认为李子约的品行行为不仅仅是满足于宁静偏僻的地方,而是远远超越了这个范畴。他推崇李子约的学行已经久经考验,成熟老练。最后,孔武仲提到了桂籍掇科论世的契机,以及李子约留下的锦囊,这象征着二人之间的深厚友情。诗末,作者回顾李子约年轻时的才华横溢,称赞他的文采如同陆士衡。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江县山水的奇特之处和水的清澈明亮,展现了自然景物的美丽。通过将景物与人才相结合,诗人表达了对古今贤宰的敬佩和赞美,并将目光聚焦在李子约身上。他赞赏李子约不仅仅满足于宁静偏僻的地方,更是通过学行的长久实践成为了老成持重的人。诗人通过提到桂籍掇科论世的契机和李子约留下的锦囊,展示了二人之间的深厚友情和交往。最后,作者将李子约与陆士衡相提并论,以突出李子约的文采和才华。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山水和人才的赞美之情,展现了作者对美与才华的敬佩和推崇。通过景物和人物的描绘,诗人将自然美与人才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通过描写李子约的学行和友情,表达了作者对李子约的深厚友谊和赞赏之情。整首诗情感饱满,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美和才华的热爱与追求。

作者介绍

孔武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爲国子直讲。哲宗元祐初,歷集贤校理,着作郎,国子司业。尝民族矛盾论恢復诗赋取地一下,攻击王安石经义。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徙宣州。绍圣四年,坐元祐党夺耿,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卒,年五十七。与兄文仲、弟平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着有,诗书论语说》等百余卷,已佚。南宋王?收辑孔氏兄弟诗文合刊爲《清江三孔集》,武仲诗文共十七卷,其中诗七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孔武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爲底本,参校民国初年胡思敬校本《宗伯集》(刊入《豫章丛书》,简称豫章本)、《宋诗钞》(简称诗钞)、《永乐大典》。校本多出底本的诗篇,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人材抡选何时停,高者栋负卑薪蒸。我家忠烈定社稷,任大岂但懲与膺。不毛夏渡泸潍水,列面夜踏滹沱冰。强敌坐致九顿首,和议姑随三折肱。至今耆旧话曩昔,白发相对搔鬅鬙。堂堂传业翁克绍,中宸委寄恩重仍。禁林延阁望隆积,边琐辅镇才优胜。知閒未数持烛照,神专端与承蜩凝。

无食又无衣,逐儿安所之。不辞履霜苦,犹谓罪当笞。

遗蝗出境乐秋成,多稼登场喜雨晴。暗笑衰翁不解事,犹怀万里玉关情。

门对云霄碧玉流,数声渔笛一江秋。衡阳雁断楚天阔,几度潮来问故舟。

身到瑶池。正□永芙蓉,CD24素鸾飞。绿云淡笼波面,鸳影差差。青冥世界,向龙宫、涌出江妃。凝望久,夜凉如水,人间惆怅芳时。池上方壶仙伯,是珊珊月佩,绰绰冰肌。重来碧环胜处,笑引琼卮。谁歌白雪,坐中客、赛过玄晖。醉归也,玉绳低转,晓风轻拂荷衣。

暖霭浮晴御。锁垂杨、笼池罩阁,万丝千缕。池上晓光分宿雾,日近群芳易吐。寻并蒂、阑干凝伫。不信钗头飞凤去,但宝刀、被妾还留住。天一笑,万花妒。阿娇正好金屋贮。甚西风、易得萧疏,扇鸾尘土。一自昭阳扃玉户,墙角土花无数。况多病、情伤幽素。别殿时闻箫鼓奏,望红云、

读易工夫恨不深,晚年方见圣人心。如何五十云无过,盖欲从初学到今。

红窗小艇雨余天。李郭未神仙。片时蓬底幽梦,即是五湖船。追往事,惜流年。恨风烟。向人依旧,两行垂杨,一片新蝉。

武夷仙坛接里闾,琴堂水阁半凌虚。竹林旧享铜盘食,门巷今容驷马车。楚国大言登宋玉,汉家答诏用相如。未知笳鼓归何日,空锁鱣庭春草疏。

白叟黄童话使君,买牛买犊谕邦人。今年菽粟仓箱满,仁政常为七县春。

天将奇赏发清欢,畴昔登临插羽翰。梅下寻诗骑马滑,松梢索酒倚楼寒。闭门老子愁无赖,返棹归来兴已阑。聊掬玉尘添石鼎,自煎鱼眼破龙团。

小台堪远望,独上清秋时。有酒无人劝,看山只自知。幽禽啭新竹,孤莲落静池。高门勿遽掩,好客无前期。

使君抑何忙,宁不思故山。茫茫天壤间,鸟倦犹如还。石田紫芝老,茶灶碧藓斑。胡不赋归来,分子屋半间。

芙蓉城阙宜通籍,姑射山头素卜邻。举世难工断肠句,何时再得捧心人。芝兰奕代传遗懿,玉树千年锁暗尘。珍重清风入襟袖,每篇佳处想精神。

别离何用愁天涯,尘世来由百感赊。白雪恨难逢柳絮,东风悔不识梅花。诗书异户作何有,将相同时君莫夸。闻道近远思卜筑,好来嵩少共烟霞。

一水从天下,源深不可知。千寻垂缟练,余沫散珠玑。响激雷霆合,风生草木欹。老僧来灌顶,溅湿薜萝衣。

云深户不开,竹屋两三间。野水浸官渡,低墙出远山。绝荤如鹤瘦,习懒惯童顽。我亦皈真者,来公半日闲。

残烟薄雾,仗东风排遣。收拾轻寒做轻暖。问墙隅屋角,多少青红,春不语,行处随人近远。穿帘花影乱。金鸭香温,幽梦醒时午禽啭。任抛书推枕,嚼蕊攀条,暗消了、清愁一半。且莫放、浮云蔽晴晖,怕惹起羁人,望中凝恋。

一席清溪上,深衣雪鬓翁。挥犀谈孔氏,释菜礼宣公。堂馔淮鲜白,宾筵楚醴红。花台无羔否,回首几春风。

路出丰夺县,篮舆了夕阳。何人共列坐,胜事忆流觞。帝里衣冠近,家山念虑长。殷勤楼下水。今夜到吾乡。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