睦州四韵

州在钓台边,溪山实可怜。
有家皆掩映,无处不潺湲。
好树鸣幽鸟,晴楼入野烟。
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

作品评述

《睦州四韵》是杜牧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通过描写睦州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诗中描述了睦州的美丽景色,诗人把州位于钓台边,溪山幽静可怜的景色展现在读者面前。每个家庭都被郁郁葱葱的植物掩映着,而整个州无处不弥漫着潺湲的水声。诗人提到了优美的鸟鸣声和楼阁中渗透出来的野烟,令人感到宁静与美好。

最后两句通过描写“残春”的杜陵客和“中酒”与落花的情景,让人感到一种萧瑟的情愫。诗中融入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抒发了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对逝去的岁月的惋惜。

诗意上,《睦州四韵》以深情和对家乡的怀念之情为主题,通过描写睦州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诗人用朴素自然的语言,表达了对故乡美好景色的赞美,表达了对故乡中的家庭幸福和宁静的向往。全诗写景细腻,以家乡的美丽景色烘托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使诗词充满了深情和离愁的意境。

赏析上,《睦州四韵》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家乡的美丽景色和浓厚的乡情。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描写手法,通过描写植物的掩映,潺湲的水声,鸣幽鸟和楼阁中的野烟,使整个景色显得宁静而美好。全诗语言简练而有力,能够直抵读者的心灵深处,引起读者对家乡的情感共鸣。整首诗抒发了一种故乡情愫,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介绍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卒大中七年,五十一岁。(据岑仲勉先生作《李德裕会昌伐叛编证》一文所推定之结论。)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愁杀离家未达人,一声声到枕前闻。苦吟莫向朱门里,满耳笙歌不听君。

天上云为瑞,人间睡作魔,疏帘清簟汗成河。酒醒梦回眵眼、费摩挲。但有寒暄问,初无凤鸟过。尘生铜碾网生罗。一诺十年犹未、意如何。

十月水西寺,兴穷还为留。净坊深闭雨,虚阁暗藏秋。妄尽霜中叶,身闲水上鸥。知几伤太白,五月念貂裘。

此别天涯远,孤舟泛海中。夜行常认火,帆去每因风。蛮国人多富,炎方语不同。雁飞难度岭,书信若为通。

和靖骨已槁,后来欲无说。细雨断魂句,妙处益清绝。朅来客异县,篱落泠风月。吟哦一字难,愧此枝下雪。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床头枕驰道,双阙夜未央。车毂鸣枕中,客梦安得长。新秋入梧叶,风雨惊洞房。独行残月影,怅焉感初凉。筮仕记怀远,谪居念黄冈。一住三十年,此怀未始忘。扣门呼阿同,安寝已太康。青山映华发,归计三月粮。我欲自汝阴,径上潼江章。想见冰盘中,石蜜与柿霜。怜子遇明主,忧患

怒水凭风雪垄高,乱流追我只鱼舠。忽看淮月临寒食,想映江春听伯劳。道义当成麟一角,文章已秃兔千毫。後生可畏吾知子,南北何时见两髦。

壮心未肯逐樵渔,秦运咸思备扫除;剑贵百金方折阅,玉遭三黜忽沽诸。红绫敢望明年饼,黄绢深惭此日书;三策举扬非古赋,上天何以得吹嘘?

秦刑悖圣教,其律毒如兵。大汉解倒悬,文网舒急绳。朝仪取杂用,千载骂鄙生。燕石觅玉质,郑调求韶声。如何良有司,尚欲复秦刑?

正下搜贤诏,多君独避名。客来当意惬,花发遇歌成。乐地留高趣,权门让后生。东方御闲驷,园外好同行。

金阙瑶阶路不迷,白云翠岭一般齐。我今要达参寥境,借作凌虚万丈梯。

直道方心古所难,任渠俗眼笑儒冠。子龙有屋犹黄壤,老郑无氈漫冷官。一片湖光清客署,三州鼎足屹书坛。只应翠绿迎人意,岁月功名正好看。

轩冕功名何足为,先生聊作易农资。汉庭诛死皆卿相,犹说才能胜滑稽。

砚香不肯与山留,雨浥寒花断送秋。后夜酒醒诗更好,淡烟荒草并渔舟。

征客向轮台,幽闺寂不开。音书秋雁断,机杼夜蛩催。虚幌风吹叶,闲阶露湿苔。自怜愁思影,常共月裴回。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素业平生笔砚交,粗官何事管榜敲。自伤放逐生中热,时对清风解外胶。掞藻更窥青玉案,分甘常记绿罗袍。扁舟北上英州幕,卜吉应逢泰拔茅。

梅蕊何曾见,诗筒已再开。如怜今岁尽,唤起好春来。咫尺花当动,侵寻老故催。不知荣悴阅,更得几何回。

玉虬垂处雪花翻,四季雷声六月寒。凭槛未穷千丈势,请从岩下举头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