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室示三子

宅舍元依毕竟空,小乘惯住草庵中。
一生滞念余妻子,百口侨居怯雨风。
松竹已栽犹稍稍,栋梁未具勿匆匆。
三间道院吾真足,余问儿曹莫问翁。

作品评述

《筑室示三子》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筑室示三子

宅舍元依毕竟空,
小乘惯住草庵中。
一生滞念余妻子,
百口侨居怯雨风。
松竹已栽犹稍稍,
栋梁未具勿匆匆。
三间道院吾真足,
余问儿曹莫问翁。

中文译文:
建造房屋以告知三子,
家宅原本还是空虚的,
小车惯住在茅庵中。
一生中被牵挂的是妻子和儿女,
一百口人侨居他乡,害怕风雨的侵袭。
松竹已经种下,尚未长成茂盛,
房梁还没搭建好,不要匆忙。
这三间道院对我来说已经足够,
我问儿子们,不要问我这个老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苏辙写给他的三个儿子的信。诗中,苏辙以筑室作为隐喻,表达了他对家庭的思念和对子女的期望。

首先,他描述了自己的住所是一间茅庵,这是低调简朴的象征。他说自己一生中被牵挂的是妻子和儿女,他们是他心灵的寄托。同时,他强调百口人侨居他乡,面对陌生的环境和风雨的侵袭感到害怕。这揭示了作者在流寓他乡时的孤独和不安。

接着,苏辙描述了松竹已经种下,但尚未长成茂盛,房梁也还未搭建好。这里的松竹和房梁可以理解为对子女的期望和教育的比喻。作者希望他的儿子们能够茁壮成长,建立起自己的事业和家庭,但这需要时间和努力,不能急于求成。

最后,苏辙表示对三间道院已经足够满足,不再追求更多。这里的三间道院可以理解为家庭的安定和幸福。他告诫儿子们不要过多地问他这个老人,因为他已经满足于现在的生活,希望他们能够独立自主,不依赖他。

整首诗抒发了苏辙对家庭的眷恋和对子女的期望,以及对家庭幸福和稳定的向往。通过对茅庵和建造房屋的描写,以及对松竹和房梁的比喻,表达了苏辙对子女未来发展的希望和教诲。最后,他以自己对现状的满足和儿子们不必过多关注他的态度,展现了一位父亲的深情厚意。整首诗词情感真挚,寄托了作者对家庭和子女的深深思念和期待。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洞庭秋晚半青黄,须待霜林熟自香。不向悬崖亲撒手,认皮作炎错承当。

带得鸡豚趁晓虚,荒村牢落数家居。一家幸是田园主,留与儿孙写契书。

东风习习初春天,流澌冻解兴鱼潜。池波生绿纹漪涟,和气已觉弥天渊。人间佳处不独此,我有嘉客称世贤。怀归不肯依刘表,满怀貯月清光皎。君行天下眼力高,泰山自见秋毫小。往时祖烈通帝震,凛凛奚啻霜松清。力扶彝伦正皇极,精贯日月伊忠诚。声弥宇宙身卑下,贪天下愿群龙驾。

郁郁窈窈天官宅,诸峰排霄帝不隔。六时谒天开关钥,我身金华牧羊客。羊眠野草我世闲,高真众灵思我还。石盆之中有甘露,青牛驾我山谷路。

壮别天涯未许愁,尽将离恨付东流。 何当痛饮黄龙府,⒅高筑神州风雨楼。

老来屏人事,北窗寄高眠。飘飘御风远,银阙开九天。虎豹不见嗔,岂予有仙缘。玉座覆红云,香炉霏紫烟。黄冠立小兆,冉冉导我前。下土蚁虱臣,微衷怀欲宣。兵戈幸休息,饥馑方连绵。洪惟大生德,寔制水旱权。愿言回哀眷,与世苏倒悬。皇灵闵臣请,曰其启丰年。再拜谢阙下,回飚

春风徘徊来何时,花光还破小桃枝。不因出城见花树,春到人间殊不知。昔年逢花便买酒,看花走马犹嫌迟。花傍不醉不肯去,醉到春归花已飞。谁怜官绂少风味,入春未拈金酒卮。岂惟花少醉亦少,当时故人今更稀。

涧香霞影绕楼台,卷箔凭阑耳目开。况从旌旗近鸾凤,可怜谈笑出尘埃。火云不入长松径,露茗何须白玉杯。谁道迎仙仙不至,今朝还有谢公来。

列位簪缨序,隐居林野躅。徇物爽全直,栖真昧均俗。若人兼吏隐,率性夷荣辱。地藉朱邸基,家在青山足。暂弭西园盖,言事东皋粟。筑室俯涧滨,开扉面岩曲。庭幽引夕雾,檐迥通晨旭。迎秋谷黍黄,含露园葵绿。胜情狎兰杜,雅韵锵金玉。伊我怀丘园,愿心从所欲。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天花环绕瑞云随,整救湮沦类时。贵贱若能勤行愿,死生常得睹容仪。狻猊番掷琼台角,鹦鹉回翔宝树枝。永劫祇将权实化,有情皆使入无为。

斫竹通圭窦,开垣列画图。乾坤藏小有,日月近方壶。村色云边断,山形地外孤。时来骋游目,更为剪繁芜。

为爱冰姿,画看不足,吟看不足。已恨春催,可堪风里,飞英相逐。只应自惜高标,似羞伴、妖红媚绿。藏白收香,放他桃李,漫山粗俗。

云雨一萧散,悠悠关复河。俱从泛舟役,近隔洞庭波。楚水去不尽,秋风今又过。无因得相见,却恨寄书多。

朝乘日车出,暮载星影还。颠冥朝暮中,出入咫尺间。已觉素志非,更知人理艰。小利专欲速,大德不逾闲。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默坐时。天意教闲须有谓,人心刚动似无知。烟轻柳叶眉闲皱,露重花枝泪静垂。应恨尧夫无一语,尧夫非是爱吟诗。

惊见银河空外翻,奔湍千丈有余寒。下流不用长劳望,只向悬崖顶上看。

定知花发是归期,不奈归心日日归。风雪岂知行客恨,向人更作落花飞。

谁保南阳百世阡,控颐别颊每堪怜。发丘郎将焉容御,裸葬王孙幸获全。何所不如围即墨,厥今安在像祁连。小诗更举樊崇事,好与慈孙孝子传。

诗墨淋漓似小王,殷勤包赠暖红香。杨州金系腰何在,随分留春共一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