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景彝正月十八日偶书

树含春色明兼暗,云带朝寒去复还。
未有燕回罗幕上,不知人在玉楼间。
吟魂几绕青山曲,醉梦多游紫府关。
待得归时花示老,莫因寥落起愁颜。

作品评述

《和景彝正月十八日偶书》是宋代王珪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树木隐含着明亮和昏暗的春色,云彩像带子般带走朝阳的寒气又将它还还。当燕子归巢时,罗幕上还未挂起,我不知道你是否在玉楼之间。我吟唱着魂魄绕过青山的曲线,醉醺醺的梦境中游历紫府关。等到归来时,花朵已经显露衰老的迹象,请不要因为它们的凋零而起愁颜。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情感表达了一种离别的情怀。作者以春天的树木和云彩为背景,表达了春光明媚但也带有离别之感。诗人在离别之际,思念着对方的归来,但却不知道对方是否还在原来的地方。他吟唱着思念之情,想象自己的灵魂在青山间徘徊,或者在醉梦中游历仙境。最后,他提醒对方不要因为离别而忧愁,因为等到归来时,一切都会显露老去的痕迹。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意境和深情的表达展示了离别之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情感,诗人将自己的思绪与读者分享。诗词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明亮的春色与昏暗的离别感相结合,增强了情感的层次感。同时,诗人以自然景物为线索,表达了对亲人、朋友或爱人的思念之情,让读者在共鸣中感受到离别的辛酸与不舍。整首诗词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展示了王珪独特的艺术才华。

作者介绍

王珪(一○一九~一○八五),字禹玉,华阳(今四川成都)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累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侍读学士。神宗熙宁三年(一○七○),拜参知政事。九我,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哲宗即位,封岐国公,卒于位。謚文恭。珪仕英宗、神宗、哲宗三朝,以文章致位通显。有集百卷,已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成《华阳集》六十卷,附录十卷。武英殿聚珍版印时,删编爲四十卷。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上集卷八叶清臣撰《王文恭珪神道碑》,《宋史》卷三一二有传。 王珪诗,以武英殿聚珍版《华阳集》(其中诗六卷)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另辑得集外诗,编爲第七卷。

诗词推荐

送裘偃蹇钓烟沙,不肯云台定等差。汉室了无尘土在,满江风月自芦花。

原鴒能作归呼音,暮风堕叶秋在林。路沙漠漠水潏潏,夜色冉冉山阴阴。坐冠多士自省短,挽袂乃友相知深。乞与高閒傥夙歉,闭门稳卧舒疲心。

晨露晞时桑柘,宿云敛处溪山,摩诘画图未卷,渊明农事初閒。

路险劳人杀,侬须下轿行。石从何代落,蕨傍旧根生。古树无今态,幽泉有暗声。只言章贡近,犹自两三程。

风卷珠帘挂玉钩,采云开处望仙俦。妍姿不逐东君去,日照斜晖上小楼。

水绕苍山固护来,当时盘踞实雄才。周郎计策清宵定,曹氏楼船白昼灰。五十八年争虎视,三千馀骑骋龙媒。何如今日家天下,阊阖门临万国开。

百里烟尘散杳冥,新平一隰草青青。八公山石君知否,休更中原作彗星。

来来先上上方看,眼界无穷世界宽。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众山迢递皆相叠,一路高低不记盘。清峭关心惜归去,他时梦到亦难判。

嗜学尝忘味,说诗堪解颐。竹林虽晚会,濠上独深知。兰畹无留馥,凤巢空旧枝。停云正愁望,横笛未休吹。

白鹭亭前白鹭飞,定知公子未忘机。我来犹识难驯意,江际翩翩趁落晖。

祝融南去万重云,清啸无因更一闻。莫遣碧江通箭道,不教肠断忆同群。

稚子新能编笋笠,山妻旧解补荷衣。秋山隔岸清猿叫,湖水当门白鸟飞。(见《锦绣万花谷》)

大醉害心风,小醉卧咽呕。世有大先生,一饮石五斗。

墨上署臣字,必曾经进来。一年磨一寸,须作墨中魁。

昔日危亭迹已陈,我来聊试运风斤。断垣无复生青划,旧观依然耸碧云。千里江山檐下见,一天星斗坐中分。他时有客来登览,应记当年老使君。

寒天正飞雪,行人心切切。同为万里客,中路忽离别。别君汾水东,望君汾水西。积雪无平冈,空山无人蹊。羸马时倚辕,行行未遑食。下车劝僮仆,相顾莫叹息。讵知佳期隔,离念终无极。

乌兔东西不住天,平生奔走亦茫然。向来鞅掌真堪笑,烂熳如今独自眠

羽盖珠旛上下蒙,倚栏碧动舞蛟龙。谁怜澹素朝天面,自现光明满月容。杨柳风柔沾絮湿,蔷薇露重染衣浓。典型犹带醺酣力,醖得余春百倍醲。

表里俱秾紫,冬春独擅青。每蒙天一笑,不与素同馨。风味撩吟笔,芳非入画屏。几番饶睡思,闻此洒然醒。

苦忆荆州醉司马,谪官樽俎定常开。九江日落醒何处,一柱观头眠几回。可怜怀抱向人尽,欲问平安无使来。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滟滪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