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宋员外之问旧庄

宋公旧池馆,零落守阳阿。
枉道祗从入,吟诗许更过。
淹留问耆老,寂寞向山河。
更识将军树,悲风日暮多。

作品评述

《过宋员外之问旧庄》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主要描写了诗人在宋公旧庄附近的池塘与庄园间游玩的情景,并表达了对逝去岁月和岁月带来的变迁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大致为:宋公的旧池塘和庄园已经破败落寞,我曾试着走入其中,吟诗探幽。在这里,我遇到了年老的耆老,孤独地面向着山河。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将军死后所种的树,感慨之情在傍晚的风中更加凄凉。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景物和咏史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岁月和时光流转的感慨与思考。诗中宋公旧庄的破败寂寞,以及诗人进入其中吟诗的行为,暗示了人事已非,时光流转不息。而诗人与附近耆老的交流,更凸显了岁月带来的变迁和岁月对人的影响。最后,将军已故后所种的树,象征了人们的业绩和荣耀,也在傍晚的风中更加凄凉,彰显了岁月无情与生命的无常。

整个诗词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追忆、对时光流转的深思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通过描绘景物、咏史和与耆老的对话,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留恋,在触动中悟出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这首诗词以细腻而凄凉的情感传达了人对岁月流转的深切思考,表达了对生命的追问和对时光匆匆的感慨。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诗词推荐

九重尊贵位中人,灿灿星图拱北辰。活计四时调玉烛,家风万世运金轮。区分群象布淳化,囊括二仪怀至仁。算数不能穷寿量,南山苍翠镇长春。

问君家在离骚国,句里应含兰芷香。邂逅宜春须小住,要期倾倒锦为囊。

香断寒炉古庙空,金毛一去了无踪。分明曾得真消息,犹有参天十万松。

昔日任公子,期年钓此鱼。无由见成岳,聊喜识专车。皎皎连霜月,高高映碧渠。陶潜虽好事,观海只披图。

惊崖却立挨斜日,老桧前临接断烟。水鸟负暄闲整翼,山禽相贺已晴天。

少年情事宛留痕,触拨时时梦一温。秋月春风闲坐立,懊侬欢子看销魂。

乳窦相从几弟兄,忘形骸外又忘情。炊香好甑和箩饭,鼠粪无端污却羹。隣僧扣齿,诉不平声。折筹何妨挑剔去壁根不到碍人行。

邂逅遮留阅岁寒,山肴溪蔌且同盘。不忧绝学商量少,只怕新诗属和难。

值乱行何适,随缘住亦安。能将石虎辈,只作海鸥看。

贾傅遗踪在,君于此泛莲。不应卑湿地,犹着广寒仙。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衡山余所管,拟结草鞵缘。

不忘西来意,开窗西复西。柳悬鱼怒颊,蒲缚蟹团脐。县近更传信,寺围钟到齐。山翁出山处,放杖得新题。

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尘无自性,揽真成立。拟和其光,同亦俱失。外既匪宽,内亦不窒。是义非虚,亦复非实。庵中主人,如玉处石。作如是观,千载一息。

坚卧非由病,端居不是斋。世情元自薄,人事固多乖。晨饭炊稊米,宵行点豆秸。昔人言可用,第一忌安排。

俗间佳节自忽忽,老去悲秋又客中。青嶂卷帘三面月,黄花吹鬓几丝风。十年故国新栽柳,万里他乡旧转蓬。谁与安排今夜梦,片帆飞到小篱东。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击缆几回行。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亦生。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长年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急遣烹。

飞阁临无地,巨区可平吞。高岩耸怪石,老木缠云根。人散鱼虾市,帆归葭苇村。每来豁尘虑,不妨频款门。

万事萦心空岁月,一分春色已尘埃。檐前雨脚何时断,陌上遨头几日来。寒束幽花如有待,风延啼鸟苦相催。明年此会各南北,趁取官闲共酒杯。

坐一走七,横三竖四。大方量人,全身担负。普化铃铎,杨岐驴子。

的皪轻临宋玉墙,世间颜色尽凡妆。病夫欲作天花观,无奈时时得暗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