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西阁,晓呈元二十一曹长

城暗更筹急,楼高雨雪微。
稍通绡幕霁,远带玉绳稀。
门鹊晨光起,墙乌宿处飞。
寒江流甚细,有意待人归。

作品评述

《夜宿西阁,晓呈元二十一曹长》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城暗更筹急,楼高雨雪微。
稍通绡幕霁,远带玉绳稀。
门鹊晨光起,墙乌宿处飞。
寒江流甚细,有意待人归。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杜甫在夜晚在一座西阁中过夜,次日清晨将写给元二十一曹长的呈文。杜甫在诗中描绘了城楼下雨雪微微,昏暗中城内的人们仍在匆忙忙地行动。夜晚逐渐过去,细雨过后,绡帐渐渐开朗,天色也微微放晴,远处的山上已经带上稀稀的玉带(可能是阳光映照在山上的白雪上)。诗中还描写了门旁的鹊鸟在晨光中鸣叫飞起,墙上的乌鸦也在宿处飞翔。最后两句则描写了诗人看着寒江流水流淌得细细的,似乎有意等待着远方的归人。

赏析:
这首诗以朴实、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冷寂的冬夜,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感受。诗人通过城暗、楼高、雨雪、绡帐、玉绳、鹊鸟、墙乌等一系列的形象描绘,将寂静夜晚的景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他在对细节的精致观察中,将内心的情感与外部环境相结合,深刻地表达了人在孤寂中对亲情、友情的思念,以及对自然的感受。

此诗抒发了作者对人际情感和自然景色的共鸣,以及对人生境遇的反思。杜甫以细腻的笔触,抒发了内心情感,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体验。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在孤寂中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是唐代杜甫优美抒情风格的典型代表之一。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诗词推荐

长书一卷墨新题,志在斯民寿域跻。历历爱君忧国语,施行须自起锄犁。

苏秦尝佩六国印,许由还厌一瓢风。了无佗能相通变,可笑僧繇画志公。

泛尽溪流数曲清,竹阴开处见新亭。山翁不会题牌意,犹守枯支看道经。

飞锡破晓色,红叶弄吴枫。闻名且见面,清明豁长空。

城南病客食不足,日与天随争把菊。饥肠昨作细泉响,岂识韭齏并豆粥。五州自有定远侯,虎头燕颔飞食肉。门前麴封何足道,酒出兵厨泻春瀑。康成温伟秀两眉,何啻五斛当一斛。席中珍句出半酣,但惊墨迳通群玉。不知清风静扫脾,徒见秋电寒摇目。相君脱粟好名尔,何用留侯归辟谷。

闻说江梅已恼人,冲寒著意去寻春。枝枝细看枝枝好,岁岁相逢岁岁新。

虎踞标灵迹,危楼杳霭间。剑池沉石壁,金地涌秋山。塔影松轩断,云迷藓迳斑。磬随灵籁尽,鹤伴老僧间。有句惭先哲,无辞愈厚颜。我来聊寫望,顿觉离人寰。

把酒孤亭半日留,西岩独擅鹤山秋。也知绝境终难赋,且喜闲身得纵游。鹘起危巢时磔磔,鹿鸣深涧暮呦呦。人生适意方为乐,甲第朱门秖自囚。

念子才多命且奇,乱中抛掷少年时。深藏七泽衣如雪,却见中朝鬓似丝。旧德在人终远大,扁舟为吏莫推辞。孤芳自爱凌霜处,咏取文公白菊诗。

菟丝曾附女萝枝,分手车前又几时。羞折红花簪凤髻,懒将青黛扫蛾眉。丁香漫比愁肠结,豆常含别泪垂。愿学云中双石燕,庭乌头白竟何迟。

兰佩其如楚客悲,年年谁作感秋辞。不应白骨苍苔后,更爱西风落叶时。

此君气节极伟特,令人爱之舍不得。遍造山水有竹处,不问主人识不识。朝朝暮暮看不足,感得碧光透双目。一旦心空忽归去,挺身特立化为玉。

旟鹆出林莽,羽翮半摧残。于人两无猜,终朝自盘桓。仰若有所语,俯若有所干。日暮相随归,彳亍绕檐端。朝鸣随所止,夜宿随所安。本非云霄姿,不必慕高骞。永无鹰鹯患,勿羞鸡鹜餐。

路向姚岩寺,多行洞壑间。鹤声连坞静,溪色带村闲。疏叶秋前渚,斜阳雨外山。怜君不得见,诗思最相关。

我本三生人,寄身软红士。方困京华老,谁识新丰旅。稠中有章生,道周忽会雇。谓余有奇骨,往往么告语。许予两无心,解后适相遇。闻余趋集英,一声耸臚句。自谓吾术神,诵言诧俦侣。我无百金装,生无箕帚女。沘毫赋此诗,为生邮梁楚。

疏白欺人侵短鬓,老红乘酒驻衰颜。食梅已判非吾事,把读清诗忆故山。

心与巫山异境融,危岑天际骇奇峰。苍茫草木晴云外,有似乘鸾跨鹤踪。

地下文夫子,风流绝此人。能和晚烟色,幻出岁寒身。马鬣松成拱,鹅溪墨尚新。应怀斲泥手,去作主林神。

高情临爽月,急响送秋风。独有危冠意,还将衰鬓同。

西来本自趁晴天,雨卧东林日似年。百念已成沈水石,一行真坐逆滩船。何妨华鄂添诗集,暂与闍黎结饭缘。决意明朝向东去,山堂未到已潸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