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三十三首)

天鸙巢蒿草,形躯纤且微。
不知怀何事,直上闻天扉。
啾啾终日鸣,天听不可希。
铩羽口吻裂,落日空悲归。
¤

作品评述

《杂诗(三十三首)》是明代作家刘基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天鸙巢蒿草,形躯纤且微。
天鸟筑巢在蒿草中,它的身躯娇小而纤细。
不知怀何事,直上闻天扉。
不知它内心思念着什么,它直直地飞上天空,向天门传达信息。
啾啾终日鸣,天听不可希。
它整日发出啾啾声,但天空却难以倾听。
铩羽口吻裂,落日空悲归。
羽毛被撕裂,嘴巴受伤,它在落日的余晖中悲伤地归来。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只天鸟在蒿草丛中筑巢的情景。天鸟形态纤细微小,却怀着一种向天空传达信息的渴望,它不断发出啾啾声,希望得到天空的回应,但天空似乎并不理会它的存在。最后,天鸟因为飞行中的困难而受伤,失望地归来。

这首诗词通过天鸟的形象传达了一种渴望被关注和回应的情感。天鸟的纤细形态和微小身躯,以及它不断发出的啾啾声,象征了个体渺小的存在和微弱的声音,而天空的漠视则体现了人世间很多时候忽略或无视这些微小存在的现实。诗人通过天鸟的遭遇,表达了对于渴望被关注和理解的个体的关切和同情,以及对于社会中存在的冷漠和忽视的反思。

整首诗词情感忧伤,给人以沉郁的感觉。它通过对天鸟的描绘,表达了人类在追求关注和回应时所面临的困境和失望,以及对于社会冷漠现象的反思。同时,诗中运用了生动的形象描写和富有音乐感的语言,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感和感染力。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感人的情感,深深地触动着读者的心灵。

诗词推荐

大熟仍教得大晴,今年又是一升平。升平不在箫韶里,只在诸村打稻声。

洞门流水日潺潺,桃坞依然枕水边。春色年年花自好,游人谁复遇婵娟。

花宫难久别,道者忆千灯。残雪入林路,暮山归寺僧。日光依嫩草,泉响滴春冰。何用求方便,看心是一乘。

访友入南山,扣门不闻语。欲数青琅玕,错错知几许。

敛吴云,翠奁推上红晴。渺澄流、鳞光寒碎,远峰螺绀低凝。杏香引、画船影湿,柳阴趁、骄马蹄轻。桥限宽平,堤横南北,去来人入绣围行。渐际晚,梅妆游困,十里曳歌声。苍烟润,飞鸦妒春,一梦催醒。认名园、当时宴幸,缆痕犹在危亭。露花浓、静迎直砌,雾藓冷、淡护飞甍。几对

十年江海寄浮沉,梦绕江南黄苇林。谁谓风流贵公子,笔端还有五湖心。

画栋朱甍插紫清,连山带水自纡萦。闾阎高下鱼鳞比,田亩纵横基局平。花发鸟啼春耐事,夜阑客散月多情。寸阴自古千金重,一笑人间万虑轻。

尘嚣摆落到鸿冥,始见当时遁世英。丛棘敢思丹凤至,寸筳惭叩巨钟鸣。须知奔竞浮荣路,未若喧传不朽声。此道固为流俗笑,苟非夫子欲谁明。

鹿苑书来字字香,满奁雀舌饷新尝。有时独坐相思处,一鼎松风午韵长。

乐风吹动绮罗尘,翠盖红缨处处新。蝶翅拍开千树雪,莺声催老十洲春。人生有酒须行乐,吏禄无阶且食贫。归客不须笼画烛,醉和明月一雕轮。

秋风吹蕨薇,宫使别乡闱。中夏苍黄色,孤舟锦绣辉。勾骊龙昼偃,瑶水鸟云飞。万一回天眷,均裁大布衣。

丹顶分明音响别,况闻来处隔云涛。情悬碧落飞何晚,立近清池意自高。向夜双栖惊玉漏,临轩对舞拂朱袍。仙郎为尔开笼早,莫虑回翔损羽毛。

峨峨海中山,十二楼五城。仙人驷玉虬,径上凌紫清。中道忽回薄,珪符下玉京。彤幨曜白日,锦舆上头行。扶桑揽余辔,缓步宽作程。世间行己地,端亦胜蓬瀛。谁乎低着身,哑咤闻新莺。何如携令名,归以见母兄。用世无小大,千里亦民氓。少施五夸手,竚录屏风名。

作吏本王畿,卢沟叶乱飞。秋风吹易水,寒雨洒征衣。戌火邻边障,原霜见猎围。陆机吟兴好,还喜簿书稀。

山开稍有路,水放亦成川。游人得所息,真意方澹然。

十日身无一日宁,病源知向百忧生。寒侵骐骥应方瘦,蠹满楩楠岂易荣。小合昼闲书帙乱,画堂风静药罗声。北山扶杖终归去,寄语岩猿莫晓惊。

久厕鸾鸿刷羽翰,大都飞意倦须还。周南日夕归心动,笙月飘风尽有山。

我礼嘉成,我驾言旋。隆坐而跸,奏鼓渊渊。景命有仆,保佑自天。永锡祚嗣,何千万年。

往岁客龟城,同时听鹿鸣。君兼莲幕贵,我得桂枝荣。栈阁危初尽,褒川路忽平。心期一壶酒,静话别离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