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敲砧

沉沉万籁满天星,药兔秋声处处明。
落尽灯花人欲睡,一檐桐影捣衣声。

作品评述

《月夜敲砧》是宋代诗人王镃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月夜的景象,以及其中所蕴含的诗意。

诗词的中文译文:
沉沉万籁满天星,
药兔秋声处处明。
落尽灯花人欲睡,
一檐桐影捣衣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表达了安静宁谧的夜晚氛围。诗中的"沉沉万籁满天星"形容了夜晚的寂静与星光璀璨,"万籁"指的是夜晚的各种声音,如虫鸣、风声等。整个夜空布满了闪烁的星星,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

接着,诗人运用了"药兔秋声"这个意象,表现出秋天的到来。"药兔"指的是草地上的兔子,而"秋声"则是秋天的声音。这里,草地上的兔子在秋天的呼吸声中显得格外清晰。诗人通过这一景象,将秋天的气息融入到夜晚的宁静中,增添了一丝凉意和深度。

接下来的两句"落尽灯花人欲睡,一檐桐影捣衣声"描绘了居民们进入梦乡的景象。灯花逐渐燃尽,人们的生活逐渐安宁,正处于入睡的时刻。而"一檐桐影捣衣声"则描绘了夜晚中一个人影下的桐树叶影,以及捣衣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而恬静的氛围。

整首诗词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个静谧而祥和的月夜。诗人以自然景物的描绘寄托了自己对宁静夜晚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通过描写人们入睡的场景,表现了日常生活的安稳与平淡。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夜晚世界。

作者介绍

王镃,字介翁,平昌(今浙江遂昌)人。宋末官金溪尉。宋亡,遁迹爲道士,隠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结社唱酬,顔其所居曰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着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刊爲《月洞吟》一卷。入清,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嘉庆十九年族孙楠合刻爲《月洞诗集》二卷。事见本集卷首明柯挺,清涂以辀、王梦篆序。 王镃诗,以清光绪十三年刊《月洞诗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月洞吟》(简称四库本)。

诗词推荐

湾湾绿水带城阴,白日青莲双树林。万叠云山千里梦,六时钟磬五更心。寒灯贝叶翻香蠹,春日檐花坐语禽。随意竹床葵菜好,经帘不卷画堂深。

问潘郎两鬓,更禁得、几番秋。怅病骨臞々,幽怀渺渺,短发飕飕。云边一声长笛,这风情、多属赵家楼。欹枕困寻药里,薰衣慵讯香篝。悠悠。老矣复焉求。何止赋三休。念少日书辟,中年酒病,晚岁诗愁。已攀桂花作证,便从今、把笔一齐勾。只有烟霞痼疾,相陪风月交游。

大君出震,有事郊禋。斋戒既肃,馨香毕陈。乐和礼备,候暖风春。恭惟降福,实赖明神。

新沐换轻帻,晓池风露清。自谐尘外意,况与幽人行。霞散众山迥,天高数雁鸣。机心付当路,聊适羲皇情。

十竹相依住,一官真漫为。狂来裂轩冕,穷不顾妻儿。疾世吟孤愤,伤时赋五噫。高名应不朽,自作墓中碑。

闾阎无居人,倾城饯贤守。拥车不得前,遮拜奉卮酒。民言荷恩勤,拊育踰父母。公不鄙我邦,端能再来不。

一元坱圠先天易,万物胚腪太极图。自嚼梅花冰片片,无人先后饮屠苏。

海天黯黯万重云,欲到前村路不分。烈风吹雪深一丈,大布缝衫重七斤。

读书无见处,与不读书同。勿谓儿年小,能知孝与忠。

马头搀岸斗,燕尾泊船齐。风送寒潮急,云藏晚日低。逢人多楚语,问客煮吴鸡。难觅枚皋宅,苍葭处处迷。

瘴水蛮中入洞流,人家多住竹棚头。一山海上无城郭,唯见松牌记象州。

寒窗矻矻数更声,灯火无多独自亲。忽报周郎好消息,明朝应遣白衣人。

有句无句,金乌吞玉免。如藤倚树,癞马击枯椿。树倒藤解,一冬烧不尽。句归何处,石虎当途踞。呵呵大笑,龙头蛇尾。捺倒烂泥里,刚刀不斩无罪之人。

马蹄千里踏春风,为爱河阳制锦工。首重儒宗新像设,不妨特地拜文公。

坐兀忘书长,睡熟苦夜短。一衲六十年,肘见不渠管。华鲸撼林樾,饭香云子碗。欠伸起卧堂,云何师不懒。

瘿床空默坐,清景不知斜。暗数菩提子,闲看薜荔花。 ——皮日休有情惟墨客,无语是禅家。背日聊依桂,尝泉欲试茶。 ——陆龟蒙石形蹲玉虎,池影闪金蛇。经笥安岩匼,瓶囊挂树桠。 ——皮日休书传沧海外,龛寄白云涯。竹色寒凌箔,灯光静隔纱。 ——陆龟蒙趁幽翻小品,逐胜讲南

水乡春气变新正,风物光荣异帝城。闲步偶寻芳草色,空林独听野莺声。烟霞未得从幽兴,吟赏潜悲减旧情。燕麦杨花自摇荡,不知离客困南征。

总章备物严秋乡,尊祖合同规汶上。宰臣恭肃相明禋,精意潜交通肸蚃。殊庭朝荐燎烟升,阴云剥落天日明。百神骏奔风马下,休嘉协应年谷成。

结屋在墙阴,闭门读诗书。怀我平生友,山水异秦吴。杖藜出柴荆,岂无马与车。穷通适异趣,谈笑不相愉。岂复求古人,浩荡与之俱。客至当饮酒,日月无根株。

苍苔径入旧栽竹,树里桥横新凿池。丈室稳居清绝地,岂容支遁不能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