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造见应命二帖赞

所书如此,而事如彼。
既悦我目,亦冷我齿。
我录此事,与郗超比。
名焉不刊,帖亦奚毁。

作品评述

《吴王造见应命二帖赞》是宋代岳珂创作的一首诗词。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吴王造诗帖的赞美和思考。

中文译文:
吴王制作的诗帖,内容如此,但事实却如此不同。它既使我眼睛愉悦,又使我感到冷酷。我记录下这件事,与郗超相比。这样的名字无法磨灭,而诗帖又为何被破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吴王制作的诗帖为题材,通过对其内容与实际情况的对比,反映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作者首先赞美吴王制作的诗帖,形容其内容令人愉悦,给人以美好的视觉享受。然而,接下来的一句“亦冷我齿”则暗示了其中的冷酷和残酷之处,使人感到一种冷峻的氛围。这种对比的手法使诗词更具有戏剧性和张力。

接着,诗人提到自己记录下这个事实,并与郗超进行比较。郗超是南朝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与吴王相比,诗人认为自己的记录并不能与郗超相媲美。这一句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自己的自嘲和自省,表达了他对自身能力的怀疑和不满。

最后两句“名焉不刊,帖亦奚毁”,表达了作者对诗帖的珍视和无法磨灭的名誉。尽管诗帖可能已经被破坏,但它的名字和价值依然存在。这也可以被理解为对文化遗产和艺术价值的思考和探讨。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吴王造见应命二帖的描绘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矛盾的思考,以及对自身能力和文化价值的反思。通过诗人对诗帖的赞美和思考,读者也可以思考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以及对文化遗产的珍视和对艺术的反思。

作者介绍

岳珂(一一八二~?),字肃之,号亦斋、东几,晚号倦翁,汤阴(今属河南)人,侨居江州(今江西九江)。飞孙,霖子。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以荫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曾预开禧北征之役。因预知北征之弊,于战败后召爲朝官,歷司农寺主簿、光禄丞、太官令。嘉定十年(一二一七),由大农丞权知嘉兴府。十二年,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丞、淮南东路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并多次摄知镇江府。理宗绍定六年(一二三三),因元夕诗爲门人韩正伦文致告讦,获罪罢官。嘉熙二年(一二三八),起爲湖广总领。三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四年,復起爲淮南江浙荆湖八路制置茶盐使、兼知太平州。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以言官劾横敛罢,居吴门。卒年六十余。珂好文学、喜书法,与刘过、辛弃疾等有交往。有《岳鄂王行实编年》二卷,《金佗粹编》二十八卷、续编三十卷,《桯史》十五卷、《愧郯录》十五卷等传世。《玉楮集》八卷,系自编嘉熙二年至四年之诗,取《列子》刻玉爲楮三年而成之意。另《棠湖诗稿》一卷,收《宫词》百首。又有《宝真斋法书贊》二十八卷,其中保存有不少文献。事迹散见本人有关着作、并附见《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 岳珂诗,《玉楮集》以明代珂十六世孙元声等收藏、周念祖等雠印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玉楮诗稿》(简称小集)、《宋诗抄·玉楮集抄》(简称诗抄);《棠湖诗稿》以汲古阁影宋抄本爲底本,校以清《拜经楼丛书》本(简称拜经楼本);《宝真斋法书贊》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丛书集成》排印本(简称聚珍版),辑录时删落部分过于接近骈文之作。合编爲十九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冒雪冲霜,迎风沐雨,得遇至人开悟。通微入妙,起死回生,可谓炼丹规矩。离坎相交,反覆阴阳,须藉木龙金虎。把乾坤鼎器,五行罗列,煅圭成土。玄妙处、种就黄芽,烧成丹药,此理向谁分诉。玻璃凤孕,碧玉龙珠,飞出瑞云深处。制电摇空,唬得三尸奔走,六贼逃去。显仙胎飞舞,

□□□。□□□□□□□。□□□。□□□□,□□□□。白鸥飞下屏山曲。行人点破秋郊绿。秋郊绿。细看重咏,怎生得足。

洮河之石利剑矛,磨刀日解十二牛。千年虏地困沙砾,一日见宝来中州。黄子文章妙天下,独有八马森幢旒。平生笔墨万金值,奇煤利翰盈箧收。诗持此研参案几,风澜近手寒生秋。抱持投我弃不惜,副以清诗帛加璧。明窗试墨吐秀润,端溪歙州无此色。野人斋房无玩好,惭愧衣冠陈裸国。

百战淮西仅奏功,澶渊欲战已平戎。三纡相绂犹公道,长为莱公羡晋公。

谢公所筑埭,未叹曲池平。苏州来赋诗,句与秋气清。僧构擅空阔,浮光飞栋甍。维斗天司南,其下百渎倾。贝宫产明月,含泽遍诸生。槃礴淮海间,风烟侵十城。籁箫吹木末,浪波沸庖烹。我来杪摇落,霜清见鱼行。白鸥远飞来,得我若眼明。佳人归何时,解衣绕厢荣。

四山木叶绿交加,数架茅茨是我家。窗隙微风入飞絮,竹边清露养孤花。得眠稳寐梦须好,无句不幽诗可夸。底事年来祗流汗,文书埋没鬓毛华。

十方大地是我一个身便能禁足,十方众生是我一个汉方解护生。禁足也步步不妄行,护生也心心不妄动。

去又如何去。住又如何住。但得山花插满头,休问奴归处。

身如客雁寄汀洲,北望休登王粲楼。残雪朔风惊岁晚,早梅新柳动春愁。免遭斤斧甘无用,敢向波涛较善游。奔走尘埃欲归去,勒移恐作故山羞。

嘉禾,歌颂多矣,此独创见,小词纪之 草色庭前绿。掩重门、国香伴我,画帘幽独。无奈薰风吹绿绮,闲理离骚旧曲。觉鼻观、微闻清馥。可是花神嫌冷淡,碧丛中、炯炯骈双玉。相对久,各欢足。冰姿带露如新沐。想当年、夷齐二子,独清孤竹。千古英雄尘土尽,凛凛西山云木。总付与

孙生非画师,趣尚颇奇伟。为人少谐合,不肯畜互子。时时入深山,信足动百里。萧然坐盘石,尽日曾不起。精心忽有得,纵笔何恢诡。万象皆自然,神工相青里。流传落人间,万金易雨纸。君家缚虎图,用意尤精緻。虽云琐纽牢,观者犹披靡。昔闻刘纲妻,制虎如犬豕。系之床脚间,垂头

浮云载山山欲行,桥头雨余春水生。便须借榻云林馆,卧听仙家鸡犬声。

客去车尘未敛。古帘暗、雨苔千点。月皎风清在处见。奈今宵,照初弦,吹一箭。池曲河声转。念归计,眼迷魂乱。明日前村更荒远。且开尊,任红鳞,生酒面。

黠卒前来意气雄,当阶缚我囚车中。飒飒惊飙动地至,城卷赤雾摧丹枫。城中之人走相视,城外萧萧嘶晓辔。道上残杨扫冻帷,过雁鸣蝉双迸泪。人生作吏何太苦,囊无一钱身被虏。可怜妻子尽畏途,南征白发愁豺虎。古来玉石怨俱焚,肮脏安能就圭组。

新晴物物有春意,正值一阳来复时。变化无穷俱是易,探原密处起乾知。

十五年前玉颊红,长安道上气如虹。集英廓回含霄露,后市楼高枘海风。解后一涯俱潦倒,摩挲双鬓各蓬忪。酒边更用分疏在,明在相看总是翁。

已报亲题下紫泥,尚留佳识筑新堤。一心国事忉忉在,万口民歌剪剪齐。惜去辙须田父卧,催归诏有内臣赍。舍人若问朝天日,割尽黄云水满犁。

昔日愁头白,谁知未白衰。眼看应落尽,无可变成丝。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空绝世。馨香竟谁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畴昔同声友,骞飞出凤池。风云一荡薄,日月屡参差。此别黄叶下,前期安可知。谁怜楚南树,不为岁寒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