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五十一首

我与释迦老子,有不共戴天之雠。
今日为什麽烧香礼拜,不是冤家不聚头。

作品评述

诗词的中文译文:

《偈颂五十一首》

我与释迦老子,
有不共戴天之雠。
今日为什麽烧香礼拜,
不是冤家不聚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佛教僧人释道冲创作的《偈颂五十一首》之一。诗词表达了作者与佛陀释迦牟尼之间有旧仇的事实,但尽管如此,他仍然参与烧香礼拜。这首诗词的意境简洁明了,让人在短短四句中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反思。

诗中的“我与释迦老子”是指佛陀释迦牟尼,而“有不共戴天之雠”则暗指作者与佛陀之间存在着深深的恩怨纠葛。然而,诗词接着问道:“今日为什麽烧香礼拜”,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行为的困惑。他在这里暗示,尽管有前嫌,但为何仍要参加烧香祭拜的仪式呢?诗词最后一句“不是冤家不聚头”,意味着只要是有过前嫌和恩怨的人,即使彼此不愿再见面,但在某些场合下他们仍然会聚首。

这首诗词表达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面对个人情感、考虑社会义务和道德的复杂心理。它通过诗词朴实的语言,使人们思考人际关系中的复杂度和内心的矛盾。

诗词推荐

晚花吹酒送行人,迢递风烟上七闽。江海身孤虽恋阙,豺狼路静不埋轮。阳林撷露茶腴早,侧树烘霞荔子新。毛竹乾鱼仙祀古,请君寻遍武夷春。

草店临流傍蓼汀,午炊於此片时停。健农怗岸般卵石,幼妇汲泉携斗瓶。荐饭满盂山芋美,开窗匝室野花馨。隔篱庵舍极潇洒,万竹中间著小亭。

杜曲传诗书,百年植门户。汝少秀而贤,中上期可语。胡然织锦机,未半已投杼。谢彼游冶徒,前功尚可补。堕身泥滓中,起秽实自取。细读玉汝章,此意可近古。凡物甘以坏,其成在坚苦。要须心自鞭,勿以言浪许。它时观厥成,一笑相尔汝。

昔岁南阳道中别,今向华亭水上逢。把酒语君悲且喜,流光冉冉去无踪。

寥寥鹤驾人安在,洒洒骊珠迹已陈。见说仙家能拔宅,何妨乘此上天津。

龙德而隐,源流则长。宜乎亿祀,侑享弥昌。

再寻招隐地,重会息心期。樵客问归日,山僧记别时。野云阴远甸,秋雨涨前陂。勿谓探形胜,吾今不好奇。

只言双鬓未蹉跎,独奈牛羊送日何。禅客不归车马去,晚檐山色为谁多。溪上禅关水木间,水南山色与僧闲。春风尽日无来客,幽磬一声高鸟还。

花底忽闻敲两桨。逡巡女伴来寻访。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花气酒香清厮酿。花腮酒面红相向。醉倚绿阴眠一饷。惊起望。船头阁在沙滩上。

水墨三十年,一枝更一节。工夫不争多,尽立庭下雪。

半年在家少,万事出门宽。酒买官酤贵。诗存俗句难。雨余云影湿,秋杪雁声寒。今古苍茫意,斜阳独倚阑。

乘马陟层阜,回首睇山川。攒峰衔宿雾,叠巘架寒烟。百重含翠色,一道落飞泉。香吹分岩桂,鲜云抱石莲。地偏心易远,致默体逾玄。得性虚游刃,忘言已弃筌。弹冠劳巧拙,结绶倦牵缠。不如从四皓,丘中鸣一弦。

数千里外露阳神,丹灶灰寒结紫云。两虎归林人不见,数枝茵草鹤穿坟。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上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子云壮岁雕虫感,掷向洪流付太虚。从此不挥闲翰墨,男儿当注壁中书。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徙倚长桥上,时难得此游。水光迎目动,帆影上天浮。不见鸱夷子,须烦顾虎头。今年闰八月,好好醉中秋。

泪尽眼欲枯,痛深肠已绝。汝方游浩荡,万里挟雄铁。

我志日已衰,诗亦无杰句,正如垂翅鹤,怅望辽海路。虽云须药物,幸未迫霜露。裂裳裹两踵,此诗亦已屡。嵯峨青城云,惨淡嶓冢树,秋风吹短裘,万里入芒屦。

竹暗僧窥户,莎寒鹤上厅。壁悬陈处士,屏帖少微星。垒甓为蔬圃,埋盆学蓼汀。自知痴得计,常用醉为醒。野客兼称仆,幽禽代作伶。浴凫翻落磵,斗雀堕空庭。算数推三甲,防身召一丁。案头松叶响,墙角柚花馨。梵庋堆书笈,醪罂隐粟瓶。茅茨隐烟雨,鸡犬也忘形。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