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憩上庵

竹边深静纳新晴,瘦策徐行足力轻。
曲槛负墙尘不到,游蜂时寄采花声。

作品评述

《小憩上庵》是宋代诗人郑清之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竹边深静纳新晴,
瘦策徐行足力轻。
曲槛负墙尘不到,
游蜂时寄采花声。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景象,诗人在庵堂旁边的竹林中小憩。清晨的阳光透过竹林洒下,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诗人轻松地散步在竹林间,步履轻盈,仿佛没有丝毫劳累。庵堂的门槛弯曲,阻挡了外界的尘埃和喧嚣,使得庵堂内部始终保持着洁净和宁静。时不时有游蜂飞来,带来了采花的欢快声音。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清静宜人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竹林、庵堂和游蜂等细节,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环境中。诗中的竹林象征了高洁和纯净,庵堂则代表了宁静和避世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繁忙世界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传达了一种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整首诗以清新素雅的笔调,展示了宋代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一种宁静和放松,同时也引发对内心世界的反思和对纷扰世界的反抗。

作者介绍

郑清之(一一七六~一二五一),字德源,初名燮,字文叔,鄞(今浙江宁波)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调峡州教授。十六年,除国子录。因参预史弥远拥立理宗谋,获信任,宝庆元年(一二二五)除起居郎。二年,权工部侍郎,进给事中。绍定元年(一二二八),签书枢密院事。三年,爲参知政事。六年弥远卒,拜右丞相兼枢密使。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左丞相。三年,因天灾提举洞霄宫,家治小圃曰安晚,理宗亲书其匾。淳祐七年(一二四七),復拜右丞相兼枢密使。九年,迁左丞相。十一年卒,年七十六,謚忠定。有《安晚堂集》六十卷,今残存六至十二七卷。事见《延祐四明志》卷五、《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七○《丞相忠定郑公行状》,《宋史》卷四一四有传。 郑清之诗,《安晚堂集》七卷以汲古阁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江湖后集》中多出底本之诗,编爲第八卷。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九卷。

诗词推荐

云海堂前饭鼓忙,头陀岩下客船香。长因笋蕨甜如蜜,引得游山潘孟阳。

乍发洪都使,风传消息回。荆吴得剧孟,江汉尚深哀。画角连城动,黄衫自将来。万方思系虏,宁乏亚夫才。

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夏之兴也以涂山,而桀之放也以末喜。殷之兴也以有娀,纣之杀也嬖妲己。周之兴也以姜原及大任,而幽王之禽也淫于褒姒。故《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釐降,《春秋》讥不亲迎。夫妇之际,人

重重翠幛耸云端,玉殿金楼缥缈间。圣境不容凡俗到,故将飞瀑隔尘寰。

建溪玉饼号无双,双井为奴日铸降。忽听松风翻蟹眼,却疑春雪落寒江。

驿后新篱接短墙,枯荷衰柳小池塘。倦游对此忘行路,徙倚轩窗看夕阳。

鲲鹏蜩鷃子知不,小大形殊各有俦。取醉尽情师李白,放言极力问庄周。

有朋不贵数,道合意自亲。早知离别难,会觌岂厌频。青灯书阁下,细语交情真。酌此武阳泉,馔彼松江鳞。公庖复有携,得非知我贫。如何不我醉,明日隔片尘。

漳滨卧起恣闲游,宣室征还未白头。旧隐来寻通德里,新篇写出畔牢愁。池看科斗成文字,鸟听提壶忆献酬。同学同年又同舍,许君云路并华輈.

朱甍萤影度,璧月绮疏流。牛女年年会,玉阶今夜愁。

鼠入钱筒伎已穷,十年踪迹眼头空。如今又问平田路,山舍半吹黄叶风。

檄至方云急,吾行敢滞留。朔风经小渡,细雨过中洲。冉冉新斑鬓,飘飘敝黑裘。欲知来往久,三见月如钩。

宫漏迟迟不受催,出花光景渐徘徊。万方日日春台上,不道东风恰始来。

世间言笑,天上谁欢聚。河汉涵秋静无暑。望丹霄杳杳,云幄俄开,缘会远,空引时情万缕。彩楼人送目,今夕无变,巧在灵丝暗相许。爽气御西风,众乐难寻,乘槎看、鹊桥初度。过几刻良时、早已分飞,向月下何辞,十分芳醑。

春来南国花如绣,雨过西湖水似油。小瀛洲外小红楼,人病酒,料自下帘钩。

前日归时花正红,今夜宿时枝半空。坐惜残芳君不见,风吹狼藉月明中。

晓雨犹偷客枕安,重烦啼鸟报艰难。整车欲去还休歇,云合忘踪山四攒。

发生爪长常如此,筋转脉摇休问他。动静不干消长事,从教门外雪寒多。

昔运遘屯厄,恒纪变参商。南风日不竞,朔吹益远扬。英雄各乘御,龙战血玄黄。矫矫平将军,独立当中央。张弧射九日,抚剑盼四方。事去绩故隳,志伸愿已偿。朅来岁月久,道里未能忘。仲生固有为,忽死亦其常。停骖览故壁,雪涕履战场。清川带萦纡,白骨浩纵横。惋叹不能发,总辔

持家远与立朝同,善继何人似乃翁。国史便书萧傅直,乡评更仰伯夷风。只今边备艰难际,自古官箴谨饬中。四帙亲朋今健者,尚看褒诏咤江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