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草虫扇二首

捩首一振怒臂,鼓翅双摇利锋。
底用交绥解闹,政应沐我仁风。

作品评述

《题草虫扇二首》是宋代诗人陈造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关于草虫扇的画面,通过写实的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译文:
题草虫扇二首

一振怒臂,鼓翅双摇利锋。
底用交绥解闹,政应沐我仁风。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以草虫扇为题材,通过生动的描写和隐喻,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首先,诗中的"一振怒臂,鼓翅双摇利锋"描绘了草虫扇挥动时的形象。这里的"怒臂"和"利锋"表达了扇子摇动时的力量和锐利,给人一种活泼、灵动的感觉。这种形象的描绘不仅增添了诗的视觉效果,也暗示了作者对扇子的喜爱和敬佩。

其次,诗中的"底用交绥解闹,政应沐我仁风"表达了作者对扇子背后的意义的思考。这里的"交绥"指的是交流和和谐,"解闹"则意味着平息纷争。通过这样的表达,作者将扇子比喻为一种和平解决纷争的象征,强调了和谐与宽容的重要性。而"政应沐我仁风"则表明了作者希望政府能以仁德之风来治理国家,倡导仁爱和温和的统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草虫扇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扇子的喜爱和敬佩,并以此为载体,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和谐以及仁爱统治的向往。这种意境的营造使诗歌充满了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思考,给人以启迪和思索。

作者介绍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又吴尘、暗斑吟袖,西湖深处能浣。睛云片片平波影,飞趁棹歌声远。回首唤。仿佛记、春风共载斜阳岸。轻携分短。怅柳密藏桥,烟浓断径,隔水语音换。思量偏。前度高阳酒伴。离踪悲事何限。双峰塔露书空颖,情共暮鸦盘转。归兴懒。悄不似、留眠水国莲香畔。灯帘晕满。正蠹帙逢迎

阁下溪流阁上山,溪山正好此时看。绝怜孤负临风约,输与山僧独倚阑。

把酒簪花强自豪。花枝羞上阿翁髦。不教春色因循过,忍为虚名孟浪漂。醒复醉,莫还朝。纷纷四海正兵骚。从渠眼底桑田变,且乐床头拨瓮

日在东陆,维时上辛。笔开阳馆,恭礼尊神。苍玉辉夜,紫烟煬晨。祖宗业配,天地同烟。

秦郎文字固超然,汉武凭虚意欲仙。底事秋来不得解,定中试与问诸天。一尾追风抹万蹄,昆仑玄圃谓朝隮。回看世上无伯乐,却道盐车胜月题。得丧秋毫久已冥,不须闻此气峥嵘。何妨却伴参寥子,无数新诗咳唾成。

傅寿清歌沙嫩箫,红牙紫玉夜相邀。而今明月空如水,不见青溪长板桥。

圣主临轩亲策试,集英佳气葱葱。鸣鞘声震未央宫。卷帘龙影动,挥翰御烟浓。上第归来何事好,迎人花面争红。蓝袍香散六街风。一鞭春色里,骄损玉花。

江湖老我百无堪,懒过岫书太史谈。雨脚又连人日暗,酒肠那似少年酣。一生出处龟藏六,万事乘除狙赋三。且试半篙春水绿,南山之北北山南。

新建阿房壁未干,沛公兵已入长安。帝王苦竭生灵力,大业沙崩固不难。

葛楠合翠盖,上有菩提坊。大江仅一线,风动云气祥。地灵生俊杰,酝酿成文章。墨池子云家,在蜀无他杨。君家好兄弟,接武游名场。我昔梦见之,青衫水仙郎。修廉贯白日,孝义感雨暘。官满喜可贺,彩衣得升堂。迟君台阁归,侍立香案傍。寄书问衰疾,老矣慰苍浪。

平生嗜酒不为味,聊欲醉中遗万事。酒醒客散独凄然,枕上屡挥忧国泪。君如高光那可负,东都儿童作胡语。常时念此气生瘿,况送公归觐明主。皇天震怒贼得长,三年胡星失光芒。旄头下扫在旦暮,嗟此大议知谁当?公归上前勉书策,先取关中次河北。尧舜尚不有百蛮,此贼何能穴中国。

插花枝共动,含笑靥俱生。衫分两处色,钏响一边声。就中还妒影,恐夺可怜名。

秋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子细看。

祈连天幸时难再,槐里侯封命已寄。文景余波涓滴尽,延居数出欲何资。

尝闻地近胡,寒气盛中都。车马行临塞,关山见落榆。吴钩皆尚壮,章甫几为儒。寄谢西曹掾,能吟秀句无。

我有圣帝抚令君,遭暴昏椽惸寡纷。民户流散日月曛,君去来兮惠我仁,百姓苏矣见阳春。

三湘月色三湘水,浸骨寒光似练铺。一夜塞鸿来不住,故乡书信半年无。

岁寒之姿,衰发丝丝;明白之传,湛存绵绵。秋空霁而天连水远,夜色冷而河横斗旋。平买平卖兮将高就下,中规中矩兮随方逐圆。

扑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

封邑从夫贵,传家嗣子贤。初闻板舆去,忽怆寿宫迁。树隐长平外,川流濩泽前。高门馀庆在,足以慰沈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