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董监镇

宿善有君□,幽铭岂溢言。
何妨儒鹖弁,自可客龙门。
瑞竹松根见,丛编手泽存寿终无一憾,更是好儿孙。

作品评述

《挽董监镇》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陈著。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宿善有君在,幽铭岂溢言。
何妨儒鹖弁,自可客龙门。
瑞竹松根见,丛编手泽存。
寿终无一憾,更是好儿孙。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董监镇的哀悼和赞美之情。董监镇是指董昌,他在善良的地方任职。诗人认为,董昌的功绩和美德深深铭刻在人们的心中,无法用言语尽述。他是儒雅的学者,就像一只鹖鸟站在龙门之上,自有一番风采。董昌的品德高尚如瑞竹和松树的根基,他对人民的帮助和恩泽就像密密编织的竹篾和松木一样持久存在。董昌的一生充满了光荣和无悔,他也会有优秀的后代继承他的志业。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董昌的称颂和赞美,展现了作者对他的敬重和怀念之情。诗人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以表达董昌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成就。儒雅的学者形象和龙门的比喻使人联想到董昌的崇高地位和卓越才能。同时,瑞竹和松树的形象凸显了董昌对人民的恩泽和影响的持久性。整首诗词笔调庄重而深沉,表达了诗人对董昌功业的认可和对他一生的无憾祝愿。诗词中还透露出对美好后代的期望,强调了家族的延续和传承价值。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练而富有内涵的语言,表达了对董昌的深情追思和对他崇高品德的赞美。

诗词推荐

非独苏仙念老穷,古灵亦复荐孤忠。白头不得诸公力,惟有西塘八十翁。

阴灵曜祉,轩曜降精。祥符淑气,庆集柔明。瑶俎既列,雕桐发声。徽猷永远,比德皇英。

曾见重华巡狩来,漓江庙宇野棠开。山无桧柏皆岩穴,地有芝苓尽药材。花布短衣齐膝制,竹皮长帽覆眉裁。也应风土交州近,丹荔红椒不用栽。

冬青花,不可折,南风吹凉积香雪。遥遥翠盖万年枝,上有凤巢下龙穴。君不见犬之年羊之月,霹雳一声天地裂。

汉家挈令赖诸公,末至缘何玷选中。马尾不知书画误,鸟声偏乐友心同。忘忧日接三杯善,轧思时分一溉功。敢向明廷邀异赏,从来儒术比司空。

烟雨江城,望中绿暗花枝少。惜春长待醉东风,却恨春归早。纵有幽情欢会,奈如今、风情渐老。凤楼何处,画阑愁倚,天涯芳草。

流莺恰恰报新晴,如醉春光畅踏青。金犊车前诗料足,不妨分付入骚情。

本来包却太虚空,万象森罗立下风。假使悠悠千百世,圣人复出此心同。

遣愁自笑笔无功,醉觉花梢入眼红。本拟消磨付杯勺,不堪中酒过春风。

月圆年十二,秋半每多阴。此夕无纤霭,同君宿禁林。未高知海阔,当午见宫深。衣似繁霜透,身疑积水沈。遭逢陪侍辇,归去忆抽簪。太液池南岸,相期到晓吟。

能为孝义复为文,惟有君家事渐新。旌表已迎金殿敕,子孙常宴杏园春。亲情广阔追随大,鼓笛喧胜嫁娶频。更置书堂书万卷,不辞延待四方人。

濮阳书生有仙骨,往因合与神仙匹。山头邂逅琼台姬,沉吟绣繻甲障诗。怪风裂屋天符下,采鸾谪向文箫嫁。笑携纤手归钟陵,茅茨栖隐垂古藤。书生命薄何蹇促,玉茧银钩尚堪鬻。得钱沾酒日归来,消摇取醉南山曲。以兹稍稍为人知,越玉山深好息机。相携跨虎潜踪去,更敕青霞封石扉。

阆风觞九醖,脍鲸羞玉麟。宿命忆往劫,隐诀闻至人。失脚五浊海,未泯一念仁。就盈纪良月,揆度逢佳辰。深恩感顾复,瓣香谒仙真。同来山中吏,得非我同伦。岩泉千仞雪,涧草四时春。雅嗜自幽间,胡为此逡巡。怜我久埃壒,为记三生因。野性欣得友,不待呼孔宾。鼓瑟趣升歌,明当

千树玉成林,远香清可寻。几疑安道在,直得老逋吟。迥与春风异,唯宜昼日阴。尘中无此景,羡尔弃华簪。

雨霁逢初夏,胡床荫绿槐。半酣方嵬峨,假寐忽咍台。小穗闲簪麦,微酸细嚼梅。衰翁不禁老,更著物华催。

蝉嘒晚尤壮,鸦栖久未安。不成浮舴艋,故作凭阑干。露重倾荷盖,风尖蹙芡盘。新秋动归思,更觉五湖宽。

皖伯台前绿树春,吴塘初下碧溪分。旧游风景长牵梦,遥羡高斋望白云。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者,惟此生

川明气已变,岩寒云尚拥。南亭草心绿,春塘泉脉动。景煦听禽响,雨余看柳重。逍遥池馆华,益愧专城宠。

若纳水輨,如转丸珠。夫岂可道,假体遗愚。荒荒坤轴,悠悠天枢。载要其端,载同其符。超超神明,返返冥无。来往千载,是之谓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