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风中柳》
拼音和注音
xiè tiān gōng 、 jiě lián féi dù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天公:天公tiāngōng∶天。以天拟人,故称∶神话传说中指自然界的主宰者天公不作美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家本农桑,未愧晋朝行隐。向沙亭、沉沦自分。
北田咸褪。南田膏润。谢天公、解怜肥遁。
翻犁及早,生怕悖牛春困。漫偷閒、今年雨顺。
旧粳香粉。新粳红酝。待秋来、惠沾邻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