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茶次寄越僧灵皎

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静试恰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
瓶悬金粉师应有,筯点琼花我自珍。
清话几时搔首后,愿和松色劝三巡。

作品评述

《尝茶次寄越僧灵皎》是宋代诗人林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白云峰下两枪新,
腻绿长鲜谷雨春。
静试恰如湖上雪,
对尝兼忆剡中人。
瓶悬金粉师应有,
筯点琼花我自珍。
清话几时搔首后,
愿和松色劝三巡。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与越僧灵皎一起品茶的情景。诗中通过描写茶的品质、环境和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茶的赞美和对友谊的思念之情。

赏析:
首句“白云峰下两枪新”,描绘了茶叶的新鲜和绿意盎然的景象。接着,“腻绿长鲜谷雨春”,用谷雨时节的春天来形容茶的品质,表达了茶叶的鲜美和滋味的丰富。

下一句“静试恰如湖上雪”,通过对品茶时的宁静和细致的描写,将茶的品尝与湖上的雪相比,突出了茶的纯净和清雅。

“对尝兼忆剡中人”,表达了作者在品茶的同时,也怀念起了剡溪的朋友。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瓶悬金粉师应有,筯点琼花我自珍”,表达了作者对品茶器具的珍视和对茶的独特品味的追求。

最后两句“清话几时搔首后,愿和松色劝三巡”,表达了作者希望与越僧灵皎一起畅谈,共同品茶的愿望。其中,“松色”指的是茶的颜色,也象征着茶的品质。

整首诗词通过对茶的描绘和对友谊的思念,展现了作者对茶文化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林逋(九六八~一○二八),字君復,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孤力学,恬淡好古。早年放游江淮间,后隠居杭州孤山,相传二十年足不至城市,以布衣终身。仁宗天圣六年卒(宋桑世昌《林逋传》,明万历本《林和靖先生诗集》附),年六十一(《咸淳临安志》卷六五)。真宗闻其名,曾赐粟帛;及卒,仁宗赐謚和靖先生。有《林和靖先生诗集》四卷。《宋史》卷四五七有传。 林逋诗,以明正德间黑口本爲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四部丛刊》所收影明钞本即据此)。校以宋绍熙间沈诜刻本(简称宋本,祇残存卷上)、明正统八年王玘刻本(简称正统本)、明万历间诸时宝刻本(简称万历本)。并参校清康熙四十七年吴调元刻本(简称康熙本)、日本贞享三年柳枝轩刊本(二卷本,简称和刻)、一九六○年文物出版社影印《宋林逋自书诗卷》(简称自书诗卷)及《淳祐临安志》(简称《淳祐志》)、《咸淳临安志》(简称《咸淳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且吸收了清卢文弨以正统本校康熙本(简称卢校)、商务印书馆一九三五年邵裴子校本(简称邵校)的部分成果。另据自书诗卷、康熙本、《淳祐志》、《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附于第四卷卷末。

诗词推荐

客念纷无极,春泪倍成行。今朝花树下,不觉恋年光。

团团明月面,冉冉柳枝腰。未入鸳鸯被,心长似火烧。见面知何益,闻名忆转深。拳挛荷叶子,未得展莲心。欲摘不得摘,如看波上花。若教亲玉树,情愿作蒹葭。门路穿茶焙,房门映竹烟。会须随鹿女,乞火到窗前。不是求心印,都缘爱绿珠。何须同泰寺,然后始为奴。既为金界客,任改

星星吟随已成翁,万斛尘埃一笑空。自是黄花留晚节,肯将顦顇怨西风。

出剡篇章入洛文,无人细读叹俱焚。莫辞秉笏随红旆,便好携家住白云。过水象浮蛮境见,隔江猿叫汉州闻。高谈阔略陈从事,盟誓边庭壮我军。

晴霞照西城,漠漠卷宿雾。高空缭危磴,此乃君云路。吴蜀向万里,上马初一步。莫言道途远,况已嗟久寓。今兹有行色,便可到北固。长亭聊把手,几日更逢遇。不敢醉君酒,君意实急遽。惟是送君心,相随亦东鹜。

岩石在朱户,风泉当翠楼。始知岘亭赏,难与清晖留。馀景淡将夕,凝岚轻欲收。东山有归志,方接赤松游。

回程堪作火中牛,一叶才凋万国秋。月郎浪平无别事,此心只在朝竿头。

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

目断南浦云,心醉东郊柳。怨别此何时,春芳来已久。与君共时物,尽此盈樽酒。始愿今不从,春风恋携手。

河似琉璃底,水行空影中。槎浮应恍惚,星会恐朦胧。七月初七夜,一年须一逢。经躔那有此,吾欲问天公。

天阔不知山脚远,潮平微见晚烟横。石门无数征帆去,惟有渔舟个个轻。

近郭城南山寺深,亭亭奇树出禅林。结根幽壑不知岁,耸干摩天凡几寻。翠色晚将岚气合,月光时有夜猿吟。经行绿叶望成盖,宴坐黄花长满襟。此木尝闻生豫章,今朝独秀在巴乡。凌霜不肯让松柏,作宇由来称栋梁。会待良工时一眄,应归法水作慈航。

风露气凄清,秋堂灯火夕。开编对圣贤,穷理贯今昔。岂无侯门裾,俛仰无颜色。岂无终南路,矫诈亏名实。萃耕渭钓人,乐道贵自得。青紫与金珠,从渠傥来物。

漫郎家住黄泗浦,闲看飞花坐北窗。渡口青山高似屋,门前潮水直通江。垂杨系艇已千尺,春鲤上盘才一双。野老相过无一事,白头喜对酒盈缸。

阴阴绿树雨余香,半卷疏帘置一床。得禄仅偿赊酒券,思归新草乞祠章。古琴百衲弹清散,名帖双钩榻硬黄。夜出灞亭虽跌宕,也胜归作老冯唐。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季兰五六岁时,其父抱于庭,令咏蔷薇云云。父恚曰:“必失行妇也。”后竟如其言)已看云鬟散,更念木枯荣。(《卧病》)鞞鼓喧行选,旌旗拂座隅。(《陷贼寄故人》)不睹河阳一县花,空见青山三两点。(《寄房明府》,以上俱见《吟窗杂录》)

肥马碌碌,瘦马碌碌。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朝不足,莫不足,六六依然三十六。云门见睦州,良遂参麻谷。

今日秋风里,何乡一病翁。力微须杖起,心在与谁同。灾疾资千悟,冤亲并一空。百年先得老,三败未为穷。

无梅有竹竹无朋,无竹有梅梅独醒。雪里霜中两清绝,梅花白白竹青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