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证道歌·证道歌

把火烧天徒自疲,坚持十力助他非。
烦恼息时全体是,速令直下发菩提。

作品评述

《颂证道歌·证道歌》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将火烧天,却只自身疲劳,
坚持十种力量,助他人超越。
烦恼消散,众生皆成佛,
迅速传达,实现菩提境界。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证道的追求和修行的精神。作者以火烧天来比喻烦恼的燃烧,意味着修行者要勇敢地面对内心的纷扰和痛苦。然而,作者也提到了十种力量,这可能指的是十种修行法门或者修行的精神品质,可以帮助修行者超越自身的困境。当烦恼逐渐消散时,全体众生都能成佛,达到菩提的境界。诗中呼吁快速传达这一信息,让更多的人能够直接获得菩提的启示。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佛教的修行理念和悲悯众生的情怀。通过火烧天的形象描绘了修行过程中的艰辛和困苦,同时强调了修行者要坚持十种力量的重要性。诗句简洁有力,表达了作者对修行者的鼓励和希望,同时也暗示了菩提境界的美好和众生解脱的愿景。整首诗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具有强烈的宗教意味,对于佛教信徒或对修行道路感兴趣的人来说,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感悟。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推荐

霁后江城风景凉,岂堪登眺只堪伤。远天螮蝀收残雨,映水鸬鹚近夕阳。万事无成空过日,十年多难不还乡。不知何处销兹恨,转觉愁随夜夜长。

鸣鸠乳燕报新晴,更被提壶苦劝人。万点桃花落红雨,十分蕉叶负青春。醉乡归去疑无路,诗笔拈来似有神。莫惜千金买一笑,馀年乐事更关身。

未冠来随举子忙,当时已似失林獐。而今年貌那堪画,手种堂前树亦苍。

孤山尝试一登临,归梦纷然绕故林。个是平生安乐处,清泉白石总关心。

秋来不复眠,但觉思悠然。菊色欲经露,虫声渐替蝉。诗情生酒里,心事在山边。旧里无因到,西风又一年。

塞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春朝雨霁轻尘歇。征鞍发。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动黯然、知有後会甚时节。更尽一杯酒,歌一阕。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彻。念故人、千里自此共明月。

结客平陵下,当年倚侠游。传看辘轳剑,醉脱骕骦裘。翠羽双鬟妾,珠帘百尺楼。春风坐相待,晚日莫淹留。

,古人有观灯之乐,故形之咏歌,今何所见而为之乎。羲曰,姑写即景可也。夜枕不寐,遂成韵语。时予有子夏之戚,每无欢声,诘朝相见,而羲客*深闭逢三五。不恨无歌舞。天时人事总凄然。只有隔*明月似当年。老夫分外情怀恶。无意寻行乐。眼前触景是愁端。*得岁寒生计在蒲

谢家庭下玉,化此青琅玕。风标夐不俗,谁谓骨相寒。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园圃正萧然,行吟远泽边。风惊初社后,叶坠未霜前。衰草衬斜日,暮云扶远天。何当见真象,止可入无言。

一自酒情诗兴懒,舞裙歌扇阑珊。好天良夜月团团。杜陵真好事,留得一钱看。岁晚人欺程不识,怎教阿堵留连。杨花榆荚雪漫天。从今花影下,只看绿苔圆。

急风吹缓箭,弱手驭强弓。欲高翻复下,应西还更东。十回俱著地,两手并擎空。借问谁为此,乃应是宋公。

翩然归兴不吾留,应为高堂念远游。数日语离良作恶,几时书到得无愁。白沙翠竹千山晚,朱实黄花万里秋。后夜西风茅店月,醉吟应不费冥搜。

心远渊明趣,室虚庄叟书。宅边种柳树,濠上乐鲦鱼。往者不复作,斯人今则疏。谁为赏静者,吾欲并门居。

秋举无多日,天书已十行。绝编能自苦,下笔定成章。不见三公后,空长七尺强。明年吏部选,梅福更仇香。

扶风豪士不知名,樽酒相逢意便倾。争似何庄今夜宿,梅花烛影照三更。

风清月朗蛋船轻,到处青天有酒星。渺渺番禺江上水,几番迁客梦中经。

玉婵娟。甚春馀雪尽,犹未跨青鸾。疏萼无香,柔条独秀,应恨流落人间。记曾照、黄昏淡月,渐瘦影、移上小阑干。一点清魂,半枝空色,芳意班班。重省嫩寒清晓,过断桥流水,问信孤山。冰粟微销,尘衣不浣,相见还误轻攀。未须讶、东南倦客,掩铅泪、看了又重看。故国吴天树老,

潮水定可信,天风难与期。清晨西北转,薄暮东南吹。以此难挂席,佳期益相思。海月破圆影,菰蒋生绿池。昨日北湖梅,开花已满枝。今朝东门柳,夹道垂青丝。岁物忽如此,我来定几时。纷纷江上雪,草草客中悲。明发新林浦,空吟谢脁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