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袁桷的《忆双溪》
拼音和注音
qīng xī míng chù shuǐ jiāo liú , wàn jǐng lín lín guān gài chóu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鳞鳞:鳞鳞línlín[ofscalyappearance,asripples]∶形容多得像鱼鳞高手鳞鳞蹲石鳞鳞。——《聊斋志异·促织》∶形容云层、波纹等像鱼鳞一样层层排列波光鳞鳞
冠盖:(名)官员穿戴的服饰和乘坐的车辆,借指官吏:~如云(形容集会的官员很多)。
交流:(动)彼此把自己有的供给对方,相互受益:物质~|文化~。
明处:明处míngchù∶明亮的地方∶当众;公开
袁桷
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原诗
清溪明处水交流,万井鳞鳞冠盖稠。
杯凝玉光明月入,幕遮翠影落花留。
云生古洞千山雨,风送层楼万壑秋。
丽泽祠前最佳绝,藕花零乱胜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