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越州能仁寺壁

流光转眼一飞梭,如此头颅奈老何。
狼藉落花春不管,竹鸡啼处雨声多。

作品评述

《书越州能仁寺壁》是宋代诗人刘过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流光转眼一飞梭,如此头颅奈老何。
狼藉落花春不管,竹鸡啼处雨声多。

译文:
时间如流光般转瞬即逝,我头发如此斑白,老去何能阻挡。
春天中,落花散乱无序,没有人去整理,而竹鸡的啼叫处,雨声不绝。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岁月无情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第一句表达了时间的飞逝,流光转瞬即逝,让人感叹光阴易逝,年华如梭。第二句以作者自身的头发斑白为象征,传达了老去的无力感和无法抵挡时间的力量。第三句以落花为比喻,揭示了春天的短暂和无常,以及人们对生活的漫不经心。最后一句以竹鸡的啼叫和雨声作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多雨的场景,表达了忧郁和沉思的情绪。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表达了生命短暂和岁月无情的主题。诗人以流光、老去、落花和雨声等意象,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脆弱与无常相结合,给人一种深深的思索和感慨。诗中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印象深刻的感受。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可以通过对比和隐喻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进而引发对时间、生命和人生意义的思考。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了深邃的情感,展示了刘过独特的诗歌才华。

作者介绍

刘过(一一五四~一二○六),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多次应举不第,终生未仕。刘过是抗金志士,曾上书朝廷提出恢復中原方略,未被采纳。漂泊江淮间,与主张抗战的诗人陆游、陈亮、辛弃疾等多有唱和。晚年定居崑山。宁宗开禧二年卒,年五十三(明陈谔《题刘龙洲易莲峰二公墓》)。有《龙洲道人集》十五卷。事见元殷奎《復刘改之先生墓事状》、杨维桢《宋龙洲先生刘公墓表》、明万历《崑山志》卷三。 刘过诗,以原八千卷楼藏明嘉靖刊《龙洲道人诗集》(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龙洲集》(简称四库本)、《江湖小集》(简称江湖集),汲古阁影宋抄本《宋群贤六十家小集·龙洲道人集》(简称六十家集)文字与《江湖小集》基本相似,酌予出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争似我,随时临风对月,畅饮更高歌。

杞菊先生误作州,归来谁复与同游。蓑衣正可眠牛背,内食终非相虎头。欲起黄陈分宇宙,能穿草树憩深幽。相看不用多言说,须向拈花笑处求。

三贤犹得仰高风,冠服虽殊气味同。后五百年无继者,桃花含笑夕阳中。

触寒历险来特特,愧无以当欣有得。向来忧患不相舍,知子用心坚铁石。人畏有心事无难,此语虽鄙理则然。君今意在翰墨间,他日人争让一先。

美人楼上晓梳头,人映清波波映楼。来往舟行看不足,此中风景胜扬州。

登高时节殃鸡犬,乞巧风流狎女牛。何似今朝酹忠魄,残杯一洗世人愁。

功成无罪付廷平,借援东朝始得生。若使当时逢吕后,诛夷又是一韩彭。

西江浪接洞庭波,积水遥连天上河。乡信为凭谁寄去,汀洲燕雁渐来多。

海水朝天白,宫云捧日红。衣冠四方极,正朔九夷通。矢射狼星北,旗迎太乙东。侧闻南渡意,暂与去邠同。

桑干归路远,闻说亦愁人。有雪常经夏,无花空到春。下营云外火,收马月中尘。白首从戎客,青衫未离身。

日寒风细。庭馆浮花气。白发潘郎吟欲醉。绿暗蘼芜千里。西园南浦东城。一春多少闲情。日暮采苹歌远,梦回唤得愁生。

霁日雕琼彩,幽庭减夜寒。梅飘余片积,日堕晚光残。零落偏依桂,霏微不掩兰。阴林披雾縠,小沼破冰盘。曲槛霜凝砌,疏篁玉碎竿。已闻三径好,犹可访袁安。

扁为孜禅作,侵寻二十年。屈伸聊复尔,俯仰故依然。直榻无余地,横窗不欠天。焚香长诵罢,风雨响山川。

雪絮飘池点绿漪。舞风游漾燕交飞。阴阴庭院日迟迟。一缕水沈香散后,半瓯新茗味回时。_闲万事总忘机。

挥毫丽句得旁观,字字悬黎间木难。可但诗声高海内,有人金换过三韩。

孤根蟠屈浸冰壶,蛰裹阳和发朽枯。雪树鳞封寒水玉,月梢颔吐夜明珠。暗香吹冷龙涎湿,疏影涵清蜕骨癯。安得华光叶公笔,共描云水卧云图。

腊残春近独消魂,残雪长安千万门。青鸟何曾寄音信,碧云刚解报黄昏。

暮暮朝朝冬复春。高车驷马趁朝身。金拄屋,粟盈囷。那知江汉独醒人。

鹤兮鹤兮芝田兮,遐征不可望兮,倏去忽来兮。

天柱峰前水乱流,石棋渡口叶飞秋。青鞋已是前身事,纵有篮舆亦嬾游。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