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冬望雪二首

陇麦枯时雪意浓,可堪新日已曈。
因循度腊无三白,孤负明年饱二红。

作品评述

诗词:《庚子冬望雪二首》

中文译文:
陇麦枯时雪意浓,
可堪新日已曈。
因循度腊无三白,
孤负明年饱二红。

诗意:
这首诗是陈造在宋代写的《庚子冬望雪二首》。诗人描绘了冬天陇麦凋零的景象,同时表达了对新年到来的期望和对过去一年的遗憾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冬天的雪景为背景,通过描绘陇麦凋零的情景,表达了冬天的严寒和凄美。诗中的“雪意浓”形象地表现出飘雪纷扬之景,给人一种凛冽的寒冷感。同时,诗人借助雪景的变化,暗示着新一年的到来,带来希望和新的机遇。

诗中提到“因循度腊无三白”,意味着度过了整个腊月,却没有迎来一场大雪。这种情况让诗人感到孤独和失望,因为雪在中国文化中往往被视为吉祥和幸福的象征。诗人对过去一年的失落情绪表达了遗憾之情。

最后两句“孤负明年饱二红”,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对自己在新的一年中能够有所收获的渴望。其中,“二红”指的是丰收的希望,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冬天雪景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过去和未来的情感,既有对失去的遗憾之情,又有对新的一年的憧憬和期待。同时,诗人以雪作为象征,将自然景物与人生的起伏和情感细腻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作者介绍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耄岁谁知困不苏,每虞黠鬼笑狂图。陶公老去但浊酒,管老归来惟白襦。不逐儿童觅兼味,且随邻曲了残租。细思自有欣然处,高谢人间九折途。

开门凉气入,默默坐移时。积雨逢初霁,斜阳照短篱。交秋桐落早,闰月菊开迟。朋好遥相忆,清尊何所期。

□几□□□□□,□□依旧向阳开。神仙究竟归何处,驻马多时望不回。

龙且风土类中原,雨势山开百里川。白鹭水田摩诘画,桃花溪洞武陵船。

茆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吟尽江南草木春,只今台阁有诗人。汉廷安用沧浪句,容我持竿咏白苹。

晓腹清呼饱露津,本求仙蜕远嚣尘。貂温范蜜非吾族,枉共花冠托此身。

月过市无声,令人毛发清。连村三鼓急,隔水一灯明。琢句醉时语,簪花老后情。凭栏发长啸,不管卧龙惊。

紫芝峰上一凭栏,烟草茫茫天地宽。眼界已随流水去,丹青无复旧时看。

舍东日初上,堂南雪已消。乌声弄新霁,春风动柳条。学道心未降,端居生寂寥。佳人不可挹,芳物为无聊。夕扉还自掩,弯弓已翘翘。黯黯长安夜,愁思怅迢迢。

云去云来几点星,城头画鼓转三更。草深萤聚浑成怜,月暗鹤飞惟有声。何处夜航鸣橹过,沧江如镜烟半破。忽然长啸惊沙鸥,飞入前山不留个。

濛濛雨中春,回首失残腊。茸茸亭前草,新旧已相杂。累囚守僧窗,日惧万钧压。有罪可糜躯,无仆堪荷锸。门前苍藓深,户外蛛纲合。时与逢迎者,云中一孤塔。

春在将回暑,晴开尚带阴。佳时从易过,閒日尽能禁。卧室宜重立,浮鱼乐又沉。有诗无亦好,争似有时心。

堂堂如叟云梦胸,笔端日夜生云风。地临嵩少萃奇秀,雕搜仿佛穷天功。捷如接猱健博虎,妩媚清切归深雄。六丁不取四天黑,阴山直恐喧雷公。

追惟献岁发春间,和我新诗忆故山。今日始知诗是谶,魂兮应已度函关。

吴楚中间天杳茫,愁霖倾卷水洋洋。千帆渡口低鹏翼,海阔风微不敢翔。

春霖朝罢客西东,雨足泥声路未通。独爱千峰最高处,一峰初日白云中。

天上归来打六更,梦回搔首正瞢腾。玉霜初上三更月,绛彩犹明九市灯。声彻铜鱼催勘箭,影斜金鹊在觚棱。帝乡东望重回首,佳气何时到五陵。

榻有何人下,君能此夜过。寒蝉吴客赋,衰凤楚狂歌。雨气千江入,秋声万木多。明朝寒浦望,摇落有渔蓑。

阖闾城中三月春,流莺水边啼向人。崔家姊妹双燕子,踏春小靴红鹤嘴。飞花和雨着衣裳,早装小娣嫁文央。离歌苦惜春光好,去去轻舟隔江岛。东人西人相合离,为君欢乐为君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