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冬日即事)

自古相从休务日,何妨低唱微吟。
天垂云重作春阴。
坐中人半醉,帘外雪将深。
闻道分司狂御史,紫云无路追寻。
凄风寒雨是骎骎。
问囚长损气,见鹤忽惊心。

作品评述

《临江仙(冬日即事)》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自古来相从休务日,
何妨低唱微吟。
天垂云重作春阴。
坐中人半醉,
帘外雪将深。
闻道分司狂御史,
紫云无路追寻。
凄风寒雨是骎骎。
问囚长损气,
见鹤忽惊心。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日的景象,以及诗人在这个时刻的感受和思考。诗人自古以来一直与世隔绝,不参与世俗的忙碌事务,他并不在乎自己低声吟唱。天空布满了厚重的云层,仿佛是春天的阴影。在室内,有人微醺,而窗外的雪越来越深。诗人听说有个狂妄的官员被调离了他的职位,他无法追随他那紫色的云彩。寒风和雨水冷冷地倾泻而下。询问禁囚,他们的情绪遭受了损伤。突然看到一只鹤,诗人的心情感到惊动。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冬日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繁忙的事物的冷漠态度。诗中的自古相从休务日,低唱微吟,表达了诗人追求自我安逸、超脱尘世的心态。天空中的云重作春阴,给人一种春天即将来临的感觉,与冬日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诗人描写了室内外的对比,室内的人半醉,而窗外的雪越来越深,暗示了诗人对于室内温暖与窗外严寒的对比感受。诗中提到的分司狂御史和紫云无路追寻,表达了诗人对于某个官员被调离职位的关注,但也含有自嘲和无奈之情。最后,诗人突然看到一只鹤,表明他的心情被这一景象所触动,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整首诗描绘了一个冷冽的冬日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描写,表达了诗人追求自我安逸、超脱尘世的态度,以及对世俗变迁的冷漠和思考。诗中的意象和意境相得益彰,给人一种深沉、凄迷的感受。同时,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独特表达,展示了苏轼作为文学家的才情和情感表达能力。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谁主谁为客。叹人生、别离容易,会逢难得。省户高门十年梦,瞥忽浑如昨夕。风不定、乱云飞急。本自无心图富贵,也元知、富贵无缘逼。且还我,兔园策。谁知一曲柯亭笛。向天涯、依然解后,长安本色。怪我阿_今老眼,已是看朱成碧、但犹记、黄裳曾识。多谢殷勤无以报,愿阿_、

临江仙

新秋未再旬,月露已浩然。放翁一幅巾,与影俱翩僊。飞桥挂澄溪,幽窦鸣细泉。开岁才俛仰,已近摇落天。殊方久滞留,感此岁月迁。归来看青灯,悄怆不得眠。

临江仙

天灾自古有,昏垫弥今秋。霖霪溢川原,澒洞涵田畴。指途适汶阳,挂席经芦洲。永望齐鲁郊,白云何悠悠。傍沿钜野泽,大水纵横流。虫蛇拥独树,麋鹿奔行舟。稼穑随波澜,西成不可求。室居相枕藉,蛙黾声啾啾。仍怜穴蚁漂,益羡云禽游。农夫无倚著,野老生殷忧。圣主当深仁,庙堂

临江仙

楚国君臣草莽间,吴王戈甲未东还。包胥不动咸阳哭,争得秦兵出武关。

临江仙

岁去愁终在,春还命不来。长吁问丞相,东阁几时开。

临江仙

千里暮云山已黑,一灯孤馆酒初醒。

临江仙

尘土侵陵老瓦盆,胸中磊块与谁论。閒披黄卷欲欹枕,忽有白衣来扣门。和气醺人红绿眩,浓香破鼻典刑存。倒罍彻底清如水,不比春江带雨浑。

临江仙

余子纷纷见每卑,鸾凤鸡鹜谩相随。当时一笑无人解,此意宁容俗士知。

临江仙

葺荷偶忆湘累句,築屋还寻杜若汀。孤树每留残日白,片帆徐度远山青。海鸥知我断机虑,渔父与谁分醉醒。何处扁舟横短笛,月明风袅不堪听。

临江仙

扇边生怕庾公尘,索笑来游锦水滨。四野云齐初酿雪,一枝梅动已催春。绿尊有味能消日,白发无情不贷人。商略此生何所恨,太平时得自由身。

临江仙

只影微阳外,青山自郁盘。未经千里远,欲寄一书难。堠碣苔侵字,鱼塘水过栏。西风吹树叶,不部客衣单。

临江仙

异术闲和合圣明,湖光浩气共澄清。郭中云吐啼猿寺,山上花藏调角城。香起荷湾停棹饮,丝垂柳陌约鞭行。游人今日又明日,不觉镜中新发生。云霞水木共苍苍,元化分功秀一方。百里湖波轻撼月,五更军角慢吹霜。沙边贾客喧鱼市,岛上潜夫醉笋庄。终岁逍遥仁术内,无名甘老买臣乡。

临江仙

楼前暮霭暗平林,楼上人愁意思深。未必薄云能作雨,从来秋日自多阴。三年客梦迷归路,一夜西风老壮心。欲作新声寄遗恨,直弦先断泪盈琴。

临江仙

石台长老问公,本成都吴氏子,弃俗出家,手书《法华经》,字细如黑蚁,前后若一,将诵之万遍,虽老而精进不倦,胁不至席者二十有三年。余来高安,以乡人相好,盖余懒而好睡,见之惕然自警,因赠之二小诗云。法达曾经见老卢,半生勤苦一朝虚。心通口诵方无碍,笑把吴鸾细字书。

临江仙

角声三品。银漏更残将欲尽。盏遍华筵。玉粒琼瓯散又圆。知君洪量。不用推辞须一上。满劝殷勤。祝寿如同福禄星。

临江仙

炎牺分纪到先秦,散脱前闻待发明。处士妄谈纷战国,专门阿党蔽西京。尘沙涤荡川归海,故实符同史与经。梦奠老人遗意得,麾天巨刃不留行。

临江仙

妄心颠倒造诸业,回趣真乘即忏摩。真妄两头俱透脱,海南东畔是新罗。

临江仙

门有孙膑铺,家存甘贽妻。夜眠还早起,谁悟复谁迷。

临江仙

至宝何年伏九渊,飞空散作玉声琤。那知夜半腾朝采,会见长虹属太清。

临江仙

自从车马出门朝,便入空房守寂寥。玉枕夜残鱼信绝,金钿秋尽雁书遥。脸边楚雨临风落,头上春云向日销。芳草又衰还不至,碧天霜冷转无憀.

临江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