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赴省诸友·卓怡丈

辇下银袍似堵墙,名涂个个着鞭忙。
期年操木何容易,一日看花得许狂。
韩子吟披惟六艺,沂公吃着岂三场。
临岐不待殷勤祝,涵养功深讲贯祥。

作品评述

《送赴省诸友·卓怡丈》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辇下银袍似堵墙,
名涂个个着鞭忙。
期年操木何容易,
一日看花得许狂。
韩子吟披惟六艺,
沂公吃着岂三场。
临岐不待殷勤祝,
涵养功深讲贯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送别好友卓怡丈的情景。卓怡丈是位官员,他身穿辇下的银袍,就像一道墙壁一样高大威严。他名声显赫,每个人都忙着向他请罪道歉。作者表达了对卓怡丈在政治上的努力和奉献的敬佩之情。他指出卓怡丈为了国家的利益,长期从事政务,操劳艰辛,不容易。然而,即使在忙碌的日子里,他仍然能欣赏美丽的花朵,并且能够放松心情,享受一刻的宁静和狂喜。

诗词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卓怡丈的描绘,展现了他的高贵和忙碌的形象。辇下的银袍象征其高官显贵的身份,堵墙一般的威严让人敬畏。他的名声远扬,每个人都向他请罪道歉,显示了他的权威和影响力。作者通过描写卓怡丈的忙碌生活,表达了对他辛勤工作的赞赏和钦佩。然而,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希望卓怡丈能够在繁忙的工作中放松身心,欣赏花朵,感受生活的美好。

诗中提到了"韩子"和"沂公",分别指的是韩愈和杜牧,他们都是古代著名的文学家。"韩子吟披惟六艺"指的是韩愈擅长吟诗作赋,杜牧则以文采风流著称。"沂公吃着岂三场"意指杜牧才华出众,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有所成就,还在饮食文化方面有所涉猎。通过引用这两位文学家的名字,表达了作者对卓怡丈在政务之外,也能广泛涉猎各种兴趣和修养的期望。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不需过多殷勤的祝福,因为卓怡丈已经具备了深厚的涵养和道德修养,他在政务上的努力和奉献已经得到了圆满的结果。这也体现了作者对卓怡丈的敬佩和对他未来的祝愿。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好友卓怡丈的崇敬和祝福之情,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示了他作为官员的形象和个人品质。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乱点琼葩艳艳明,半粘残雪不胜清。春风十里梅花路,拄杖寻诗独自行。

桑田何处海漫漫,耕垄传闻建武间。真主不缘符白水,先生安可饭青山。至今衰草遗寒烧,此日秋江起暮鹇。万里崎岖祠下路,不知行役几人閒。

囷储赤米枝梧饭,箧有青毡准拟寒。政使堆金无处用,不须常贮一钱看。

登堂曾拜太夫人,秀伟端方迥不群。为子求官因白屋,有孙擢第自青云。身兼富寿人应少,眼见为玄世罕闻。已被荣封犹未已,更年褒赠贲新坟。

淡红衫,缕金裙。

蜡英要占菊天破,玉树须乘梅雨培。金粟如来还出世,清香不许别花开。

入樵万里海棠林,花作云霞树作阴。莫笑道人行此路,却怀程邵看花心。

约己心全小,宽叱德有余。外家恩泽少,先后礼容虚。原庙因前室,中朝避册书。功名不胜纪,四諡叹犹疏。

一岛风烟水四围,轩高窈窕更幽奇。眼中泉石论溪买,行处壶觞逐境移。倦马虺聩前日路,寒松偃蹇旧年枝。自嗟老去殊痴绝,一月春愁废作诗。

老於世事尽忘机,古庙寒灰阅四时。禀赋旧为天地贵,遮阑那许鬼神窥。无弦绿绮陶彭泽,露地白牛僧大沩。只此瞿昙安乐行,从何处觅是和非。

楼东清晓起参旗,火伏三金喜应期。车马尘中犹苦热,故山已是早凉时。

正是花时节,思君寝复兴。市沽终不醉,春梦亦无凭。岳面悬青雨,河心走浊冰。东门一条路,离恨镇相仍。

灯意留人云自列。六市轻帘,*露钱塘月。十二修鬟流翠结。东风摇落仙肌雪。浅浅银壶催晓色。兰影香中,总是江南客。去国一场春梦灭。

曾向清溪采白苹,江东日暮别经春。投金濑上思归客,浮玉山前忆故人。千里云萍应念我,一庭风树敢忘亲。挂蓑石暖苔衣厚,拟买渔舠作近邻。

西阁百寻馀,中宵步绮疏。飞星过水白,落月动沙虚。择木知幽鸟,潜波想巨鱼。亲朋满天地,兵甲少来书。

收拾游人去,还予玉一轮。两湖成独往,十月夜寻春。野鸭呼名急,惊鱼掷浪频。莼烟分桂棹,直拟犯星辰。

圣君贤相正弥纶,谏诤臣微敢狥身。但得葵心长向日,何妨驽足未离尘。岂辞云水三千里,犹济疮痍十万民。宴坐黄堂愧无恨,陇头元是带经人。

大患都缘有此身,笑看身外假为真。梦中更作西湖梦,谁谓先生不到闽。

江行春欲半,孤枕弋阳堤。云暗犹飘雪,潮寒未应溪。饮猿闻棹散,飞鸟背船低。此路成幽绝,家山巩洛西。

冰骨清寒瘦一枝。玉人初上木兰时。懒妆斜立澹春姿。月落溪穷清影在,日长春去画帘垂。五湖水色掩西施。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