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崇宁后长编二首

陈迹分明断简中,才看卷首可占终。
兵来尚恐妨恭谢,事去徒知悔夹攻。
丞相自言芝产第,太师频奏鹤翔空。
如何直到宣和季,始忆元城与了翁。

作品评述

《读崇宁后长编二首》是宋代刘克庄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陈迹分明断简中,
才看卷首可占终。
兵来尚恐妨恭谢,
事去徒知悔夹攻。
丞相自言芝产第,
太师频奏鹤翔空。
如何直到宣和季,
始忆元城与了翁。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历史文献的思考和感慨。诗人通过读《崇宁后长编》,一本关于历史事件的编年体著作,他发现其中的历史蛛丝马迹清晰可辨,却只能通过一页页翻阅才能探知整个故事的结局。诗人在诗中抒发了对历史变迁中的遗憾和痛惜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读《崇宁后长编》的情景。第一句“陈迹分明断简中”,表明历史的痕迹在断裂的史书篇章中清晰可见,但只是零散的片段,无法完整理解历史的全貌。第二句“才看卷首可占终”,意味着只能通过阅读书籍的开头来推测结局,但真相只能在阅读之后才能得知。

接下来的两句“兵来尚恐妨恭谢,事去徒知悔夹攻”,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中的悲凉和无奈。历史的动荡和变迁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干扰和破坏,但这种干扰和破坏只有在事情发生后才会被人们所悔恨。

接下来的两句“丞相自言芝产第,太师频奏鹤翔空”,暗示了历史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丞相和太师都是指官员的官职,前者指的是丞相对自己的评价,后者指的是太师频繁上奏的事情。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称赞和景仰。

最后两句“如何直到宣和季,始忆元城与了翁”,诗词以反问的形式呈现。作者反问自己,为什么直到宣和年间(宋徽宗的年号),才想起元城和了翁(可能是历史中的人物或地名),暗示了作者对自己的疏忽和对历史的思考。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词句和抒发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痛惜和无奈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历史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命运的影响,并引起读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反思。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清野风水觉更长,谪仙此日尚能狂。一株残柳专春事,两箔颓篱共夕阳。过鷁去空江浪白,归鸿没尽塞云黄。酒醒何处吹羌笛,示省吴儿有石肠。

故人名字在瀛洲,邂逅低徊向此留。鸥鸟一双随坐啸,荷花十丈对冥搜。水涵樽俎清如洗,山染衣巾翠欲流。宣室应疑鬼神事,知君能复几来游。

晓起穷忙作麽生?两中安否问秋英。枯荷倒尽饶渠著,滴损兰花太薄情。

积雨能令朱夏寒,少曾见日上三竿。风吹沧海俄然立,水演银河透底乾。谁产好心来拯溺,姑留老眼去观润。蛙声只在墙根草,欲怪泥龙不久蟠。

他日曾休羽葆车,可怜宫寺已丘墟。云台诸将锵冠剑,却遣严光配坐隅。

穷冬滞空山,风雨何凄迷。冯夷工翦水,有枝不肯施。俄於夜未分,六出纷葳蕤。但见草壤间,叠叠生玉枝。须臾遂弥满,匼匝生四围。突兀千丈高,浩无肤寸遗。寒林远映带,一色相参差。天工呈大巧,幻出此段奇。遂令翳蔡间,琐碎玉作姿。安得借化冶,烹鍊如银为。勿使见晛消,有若

暂作宜阳客,深知太守贤。政移千里俗,人戴两重天。旧郭多新室,闲坡尽辟田。倘令黄霸在,今日耻同年。

四海文章属品题,老夫刮腊有金篦。诸君熟读阿房赋,未必能为五色迷。

雁向愁边落。渺汀洲、孤云细雨,暮天寒角。有美人兮山翠外,谁共霜桥月壑。想朋友、春猿秋鹤。竹屋一灯棋未了,问人间、局面如何著。风雨夜,更商略。六州铁铸从头错。笑归来、冰鲈堪鲙,雪螯堪嚼。莫遣孤舟横浦溆,也怕浪狂风恶。且容把、钓纶收却。云外空山知何似,料清寒、

回环流水漾晴波,一叶扁舟逸兴多。寄语游人恣观览,丰年相与乐中和。

花如窈窕人,宛在水中沚。当轩有余妍,终日玩芳蘤。池清藻压枝,波动鱼争蕊。锦帐想含春,归心浩然起。

公孙富文墨,名字世多知。谈笑取高第,弦歌当此时。临河薪石费,近塞茧丝移。缓急当愁此,看君有所为。

屋下半流水,屋上几青山。当心千顷明镜,入座玉光寒。云起南峰未雨,云敛北峰初霁,健笔写青天。俯瞰古城堞,不碍小阑干。绣鞍马,软红路,乍回班。层梯影转亭午,信手展缃编。残照游船收尽,新月画帘才卷,人在翠壶间。天际笛声起,尘世夜漫漫。

行尽炎荒路向东,蛮村戍鼓夜逢逢。惜无王朔同登望,骑气应须似白虹。

佛法诗名谁更继,未闻随分谒侯王。洗盂秋涧日华动,捣药夜堂云气香。苔藓乱青封叠石,杉松浓影过空墙。若非火岳□□地,那得吾师住久长。

炼石为形,铿金为音。世方好圆,痴守方心。阴阳絪緼,人一气质。善恶之微,证于声色。意所欲发,虽吾不知。彼美子刘,洞其先几。骯脏难合,今世道病。如子所言,生禀已定。戆夫勇士,往往一偏。以视妾妇,岂不犹贤。洪范得三,二曰刚克。会其归其,好是正直。学问工夫,气质用

安乐窝中春不亏,山翁出入小车儿。水边平转绿杨岸,花外就移芳草堤。明快眼看三月景,康强身历四朝时。凤凰楼下天津畔,仰面迎风倒载归。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刺史诸侯贵,春城海水边。层城临媚景,水合数百源。山色佳有余,云门吼瀑泉。游山忆谢公,频游任履穿。三寸如黄金,朱橘不论钱。潇洒到江心,石濑月娟娟。翠华拥吴岳,谁扶黄屋尊。御榻在嵽嵲,佳气拂周旋。多除南省郎,一麾出守还。城中贤府主,今之黄颍川。笔落惊风雨,谈论

纠缠空惊祸福频,沈舟未拯更摧轮。山头枉是轻廷尉,天上何容著蹇人。南国祭牺堪畏楚,东门猎犬尚尤秦。当涂莫竦支离诮,坐受朝家十束薪。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