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次崞县

百战楼烦地,三春尚朔风。
雪飞寒食后,城闭夕阳中。
行役身将老,艰难岁不同。
流移嗟雁户,生计各西东。

作品评述

《晚次崞县》是清代朱彝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百战楼烦地,三春尚朔风。
雪飞寒食后,城闭夕阳中。
行役身将老,艰难岁不同。
流移嗟雁户,生计各西东。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战乱年代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战争带来的困扰和痛苦的感受。诗中以自然景物和人类活动的对比来表达作者对时光流逝和生活困境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类活动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战乱年代的反思和对生活困境的感慨。下面对每一句进行具体解析:

1. 百战楼烦地,三春尚朔风。
这句描绘了战乱中的百战楼,意味着经历了无数次战斗的地方。而"三春"则指的是春季,"尚朔风"表示寒冷的北风仍然吹拂着大地。这句意味深长,表达了作者对长期战乱的痛心和对战争带来的破坏的感叹。

2. 雪飞寒食后,城闭夕阳中。
"雪飞寒食后"指的是寒食节过后的一场雪,"城闭夕阳中"则描绘了傍晚时分城门关闭的景象。这两句以自然景物来烘托战乱年代的冷清和凄凉,表达了作者对战争带来的痛苦和对人们生活被迫中断的忧虑。

3. 行役身将老,艰难岁不同。
这句表达了作者对战乱时期人们艰苦生活的同情。"行役身将老"指的是因为战乱而导致人们长时间流离失所、劳累过度,使得他们过早地衰老。"艰难岁不同"表示困难的岁月没有改变。

4. 流移嗟雁户,生计各西东。
这句描绘了人们的流离失所和生活困境。"流移嗟雁户"意味着人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像孤雁一样四处流浪,"生计各西东"表明人们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没有固定的居所。

整首诗词通过对战乱年代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战争带来的痛苦和对人们生活困境的同情。通过自然景物的对比,诗中传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类生活遭受破坏的思考。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朱彝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诗词推荐

若未曾期住,虽离岂怨深。定知孤寺语,那入向山心。窗烛思前影,江寒念晚阴。成言不可倚,况复望春林。

寒食节

拨开宿火起炉烟,留得馀香伴夜禅。落尽碧桃春不管,东风却放柳飞绵。

寒食节

荒烟凉雨助人悲,泪染衣襟不自知。除却春风沙际绿,一如看汝过江时。

寒食节

祖德绵绵盛,家声烨烨传。流光重庆子生贤。想见朝来庭户、起非烟。对客延汤饼,呼童散彩钱。休夸骨瘦与神全。看取犀庭玉角、已朝天。

寒食节

麾盖从仙府,笙歌入旧山。水流丹灶缺,云起草堂关。白鹿行为卫,青鸾舞自闲。种松鳞未立,移石藓仍斑。望路烟霞外,回舆岩岫间。岂唯辽海鹤,空叹令威还。

寒食节

朊朊浚邦,皇天是宅。必有幽赞,聪明正直。布列笾豆,考声金石。中外谘宁,翳神之力。

寒食节

旧传日南郡,野女出成群。此去尚应远,东门已如云。蚩氓托丝布,相就通殷懃。可怜秋胡子,不遇卓文君。

寒食节

辞源浩荡输沧海,笔势飘飖薄紫霞。公府荐才犹未试,士林沦滞不须嗟。相逢转更开怀抱,一跌何尝挂齿牙。文帝欲兴三代治,可容贾谊在长沙。

寒食节

九虞初毕,黼座掩瑶觞。羽卫盛煌煌。数声清跸来天上,想像赭袍光。新成清庙勗云堂。孝飨奉蒸尝。子孙千载承丕绪,景福介无疆。

寒食节

才有佳山便歇程,岛烟汀雨正关情。世於吾道亦聊尔,我与梅花各瘦生。无处不曾供夜话,有田谁肯废春耕。年华俱在客中过,只为天公乞一晴。

寒食节

矮屋编茅槿缚篱,诗人住处恰相宜。万间突兀梦不到,一室凄清心自知。窗下无灯童睡早,林间有月鹤归迟。八荒便作庭除看,南北东西任所之。

寒食节

提封俱是太平人,尔辈何缘独苦辛。见说穷南有蛮蜑,直疑于此是比邻。

寒食节

亭亭几长身,斯可谓之土。以我为隐乎,指以二三子。

寒食节

棹转溪回生面开,此峰竟作别峰猜。云堆石路迷山脚,忽听鸡声缥缈来。

寒食节

东风未得颠如许,定被春光引得颠。脕雨何妨略弹压,不应犹自借渠权。风风雨雨又春穷,白白朱朱已眼空。拼却老红一万点,换将新绿百千重。

寒食节

芡觜静缄秋水碧,梨腮深抹夕阳红。近来诗社争相胜,幽讨冥搜字字工。

寒食节

早富经纶业,终成辅弼功。立朝无党势,为国尽公忠。此日悲遗直,谁人嗣匪躬。深嗟亡一鉴,何以慰予衷。

寒食节

青青潇湘竹,猗猗被寒水。游子如飞蓬,佳人旷千里。登高左右望,但见黄尘起。凤凰翔不下,梧桐化为枳。伤怀不可道,忧念何时已。

寒食节

离情不可说,握手更踌躇。为客三秋尽,还家千里余。山程枫叶赤,水驿柳条疎。日夕空林下,何人伴索居。

寒食节

残叶翻浓,余香栖苦,障风怨动秋声。云影摇寒,波尘锁腻,翠房人去深扃。昼成凄黯,雁飞过、垂杨转青。阑干横暮,酥印痕香,玉腕谁凭。菱花乍失娉婷。别岸围红,千艳倾城。重洗清杯,同追深夜,豆花寒落愁灯。近欢成梦,断云隔、巫山几层。偷相怜处,熏尽金篝,销瘦云英。

寒食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