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春日

争得才如杜牧之,试来湖上辄题诗。
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
浓吐杂芳熏巇崿,湿飞双翠破涟漪。
人间幸有蓑兼笠,且上渔舟作钓师。

作品评述

《西湖春日》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王安国。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争得才如杜牧之,
试来湖上辄题诗。
春烟寺院敲茶鼓,
夕照楼台卓酒旗。
浓吐杂芳熏巇崿,
湿飞双翠破涟漪。
人间幸有蓑兼笠,
且上渔舟作钓师。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春天西湖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描写春烟茶香、夕阳楼台和湖水的景色来展现西湖的美丽和宁静。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主题,通过简洁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西湖春天的美丽景色和宁静氛围。诗的开头,“争得才如杜牧之”,表达了诗人对杜牧才华的崇敬,也暗示了诗人自己有一定的才情。接着,诗人描述了在湖上题诗的场景,以及春天的烟雾弥漫、寺院敲击茶鼓的景象。这些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宁静的氛围。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述了夕阳下楼台的壮丽景色和飘扬的酒旗,以及湖水中繁茂的花草和破开涟漪的双翠。这些描写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同时也展示了自然界的活力和生机。

最后两句诗,“人间幸有蓑兼笠,且上渔舟作钓师”,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闲适生活的向往。蓑和笠是渔民常用的工具,上渔舟作钓可以享受自然和宁静,这是诗人心中理想的生活状态。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和闲适生活的向往,给人以舒适和愉悦的感受。

作者介绍

王安国(一○二八~一○七四),字平甫,临川(今属江西)人。安石弟。神宗熙宁初召试,赐进士及第,除武昌军节度推官,西京国子教授。官满,召爲崇文院校书,改秘阁校理。政见与安石不合,吕惠卿爲相时,因与郑侠狱牵连,夺官放归。熙宁七年卒,年四十七。有文集六十卷,已佚。今存《王校理集》(见《两宋名贤小集》)一卷。事见《临川集》卷九一《王平甫墓志》,《宋史》卷三二七有传。王安国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爲底本,酌校他书,连同新辑集外诗合编爲一卷

诗词推荐

衣冠周柱史,才学我乡人。受命辞云陛,倾城送使臣。去程沧海月,归思上林春。始觉儒风远,殊方礼乐新。

西湖

床帷夜气馥,衣桁晚烟凝。瓦沟鸣急雪,睡鸭照华灯。

西湖

遥夜浇愁赖麴生,灯前忽见卧长瓶。比红有句狂犹在,染白无方老已成。园径露萤黏湿草,塔檐风铎乱疏更。悲秋要是骚人事,未必忘情胜有情。

西湖

离乱雪山隔,艰难蜀信通。道人能缩地,移取向江东。

西湖

入室芝兰气不殊,逢君还忆见君初。梅花正喜春悬凤,藿叶俄同夏鱠鱼。下榻旧闻看孺子,负荆谁复谢相如。艰难正离平戎策,及早东游叩帝居。

西湖

从宦舟行远,浮湘又入闽。蒹葭无朔雁,柽栝有蛮神。传吏闲调象,山精暗讼人。唯须千树橘,暂救李衡贫。

西湖

柱史回清宪,谪居临汉川。迟君千里驾,方外赏云泉。路断因春水,山深隔暝烟。湘江见游女,寄摘一枝莲。

西湖

孑孑归樯五两翻,香林禅石抱云根。单囊憩罢还微笑,却是青山不出门。

西湖

宰执连镳向北行,淮南夜夜鬼灯青。虽然适意无南北,生死难逃筛下星。

西湖

剪绡零碎点酥乾,向背稀稠画亦难。日薄从甘春至晚,霜深应怯夜来寒。澄鲜祇共邻僧惜,冷落犹嫌俗客看。忆着江南旧行路,酒旗斜拂堕吟鞍。

西湖

山云一坞住山翁,菘韭成畦带雪忪。飞食肉奚关我事,乳蒸豚亦为谁供。衡茅高枕人间世,蓑笠归锄雨外峰。曾读坡山菜羹赋,断无尘土到奇胸。

西湖

归。数得宣麻拜相时。秋前后,公衮更莱衣。

西湖

插云千万重,一望不可暂。前岭与後峰,翠色浓复淡。

西湖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西湖

几度飘零满地金,移根堂下豁尘襟。主翁自是曾修月,更为人间著翠阴。

西湖

紫极秋声竹满轩,一尘飞不涴琴樽。白云自逐秋风去,卧看青山嬾出门。

西湖

往来积习几生身,石上精魂世共闻。北涧水通南涧水,南山云绕北山云。光含众色珠常静,影入千溪月不分。试向道人谈实相,神奇座臭但纷纷。

西湖

苏李宗风我雀扬,少陵公按子开堂。官曹此地文书省,诗社从今日月长。山滴晓烟收后翠,莲漂天女戏时香。可孤煮饼分缰韵,正使铜花澁印章。

西湖

名花韵在年晴初,雨沁胭脂脸更敷。蒲驿莫妨娱刺史,锦坊岂不胜中书。时无艳曲临轩纵,公莫巍坛韫匮沽。春老绿阴春子近,东风来往一吹嘘。

西湖

独到山下宿,静向月中行。何处水边碓,夜舂云母声。

西湖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