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释休官之意

七载休官学老农,间关垂死脱兵锋。
折腰早觉身难屈,饶舌悬知世不容。
已幸栎阳归旧质,可能稷嗣冀新封。
时清犹作茹芝老,杜叟斯言我愿从。

作品评述

《自释休官之意》是宋代方回所作的一首诗词。该诗描绘了作者自愿辞去官职、归隐田园的心境和决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七载休官学老农,
间关垂死脱兵锋。
折腰早觉身难屈,
饶舌悬知世不容。
已幸栎阳归旧质,
可能稷嗣冀新封。
时清犹作茹芝老,
杜叟斯言我愿从。

诗词的诗意是,作者在官场奔波了七年之久后,决定辞去官职,回到乡村田园,过上老农的生活。他通过表达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明了对自由和平静的追求。作者折腰早觉身难屈,意味着他早已感到在官场上屈从于权势和世俗的压力之下,自己的个性和理想难以得到发挥。饶舌悬知世不容,说明他深知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持有不同观点和追求独立生活的人往往受到排斥和批评。

诗词中提到的栎阳是指栎阳县,是方回的家乡,他表达了对回归故乡的幸福感。稷嗣是指稷,是古代祭祀和农业信仰中的重要作物,代表着农业丰收和国家的安定。作者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新时代的农业领袖,为乡村带来繁荣和发展。

时清犹作茹芝老,表达了作者对时代的向往,希望能够在宁静、清朗的环境中变老,茹芝指的是食用灵芝,寓意长寿和健康。最后一句杜叟斯言我愿从,是对杜甫的赞美和致敬,表示作者愿意追随杜甫的文学精神和追求。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作者追求自由、追求心灵安宁的愿望。同时,诗中蕴含了对时代的思考和对自己角色定位的思索,展示了作者对农耕文明的赞美和对传统价值的追求。整体上,这首诗词以简练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缄题重叠语殷勤,存没交亲自此分。前月使来犹理命,今朝诗到是遗文。银钩见晚书无报,玉树埋深哭不闻。最感一行绝笔字,尚言千万乐天君。

叠石梁空太守贤,一年功力倍千年。惠从今日流终古,智是当时决九川。有竞轮蹄何杂沓,无情风月亦流连。红灯焰焰三更市,从此吴江不直钱。

金相玉质介为裳,一骑红尘自远方。籍挂众香椒桂国,身居大海水云乡。丁蠃荐醢体犹具,甲煎流芬名未亡。举酒便应酬一醉,尊前风味试平章。

闻道今春雁,南归自广州。见花辞涨海,避雪到罗浮。是物关兵气,何时免客愁。年年霜露隔,不过五湖秋。

见我自乡至,欣如汝返乡。看频疑梦寐,语杂问家常。既及尊亲辈,不遗婢仆行。青春堪结伴,归计未须忙。

山僧爱修竹,种此出嚣尘。霜雪不知苦,岁时长自春。定回闲坐石,风过动吟身。傥欲求归止,清虚即道真。

无位真人赤肉团,大千沙界著毛端。明明不借他家事,用处全功只个般。

渭水东流去,何时到雍州。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

落帆人更起,露草满汀洲。远狖啼荒峤,孤萤溺漫流。积阴开片月,爽气集高秋。去去胡为恋,搴芳时一游。

风花不恋枝,脱萼乱翻飞。自学空中雪,宁同垣上衣。绕庭回旋久无著,众鸟争衔何处归。

天性生虽具,人伦教可无。往哉亲父子,汝契作司徒。

爆竹庭前,树桃门右。香汤□浴罢、五更后。高烧银烛,瑞烟喷金兽。萱堂次第了,相为寿。改岁宜新,应时纳?。从今诸事愿、胜如旧。人生强健,喜一年入手。休辞最后馀、酴酥酒。

入山知几约,手墨未曾乾。危世一游重,清交百念寒。吟成佳句易,说到太平难。终夜饮不醉,何从得睡鼾。

客来怕折枝揖,诏下尚扶杖观。佩吕翁一瓢易,悬季子六印难。

系船兰沚鱠长鲈,白袷方袍忽访吾。神甚爽,貌全枯,莫是当年楚大夫。

旧友尹师鲁,尝作送子文。文存人已殁,行复我何云。平寺为郡尉,遐方宜抚军。定过杨雄宅,野鹤自成群。

二图心悟非师传,子若通之可以仙。欲向丹房供洒扫,老人炉灶坏多年。

甃玉编金次第平,花纹隐起踏无声。几重便上华堂里,得见天人吹凤笙。

近来不贵蜀吴茶,为有东溪早露芽。二月制成输御府,经时犹未到人家。太官供罢颁三吏,东合开时咏九华。从此闽乡益珍尚,佳章奇品两相夸。

有铁莫妄熔,熔作侠士椎。有帛莫妄缝,缝作山人衣。君看天放翁,气貌绝清赢。濩落七尺身,仁义充肤肌。无家救人穷,无田恤人饥。江湖三十秋,白头转岖崎。余情尚洒洒,不吐酸寒辞。事慕古豪杰,诸儿那得知。或云有仙骨,深中愈难窥。趫腾华佗戏,偃蹇梁鸿噫。世熊贵反覆,口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