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吟

初春遍芳甸,千里蔼盈瞩。
美人摘新英,步步玩春绿。
所思杳何处,宛在吴江曲。
可怜不得共芳菲,日暮归来泪满衣。

作品评述

诗词《春游吟》的中文译文如下:

初春遍芳甸,
万里绿盈瞩。
美人采新草,
一步一春绿。
思念何处隐,
如在吴江曲。
可惜无法共赏花,
日暮归来泪满衣。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的景色和情感。诗人描述了春天花草盛开的美景,以及美丽的女子在花丛中采集新鲜草木的场景。诗人思念的对象躲在何处不可得知,仿佛就在江曲处。然而,可惜的是,诗人无法与所思念的人共同欣赏花的美景,每当日暮归来,他的衣袖上就满是泪水。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丽,并通过表达诗人的思念之情,同时勾起了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感叹。诗人通过描绘花草盛开和美丽女子采摘花草的景象,将春天的生机和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思念相结合,展现出对于人世间美好事物的渴望和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层次分明,耐人寻味。

作者介绍

李华(约715-766),唐代散文家,诗人。字遐叔,赵郡赞皇(今属河北)人。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天宝二年(743)登博学宏辞科,官监察御使、右补阙。安禄山陷长安时,被迫任凤阁舍人。“安史之乱”平定后,贬为杭州司户参军。明年,因风痹去官,后又托病隐居山阳以终,信奉佛法。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病故。作为著名散文家,与萧颖士齐名,世称"萧李"。并与萧颖士、颜真卿等共倡古义,开韩、柳古文运动之先河。他的文章“大抵以《五经》为泉源”(独孤及《赵郡李公中集序》),“非夫子之旨不书”。主张“尊经”、“载道”。其传世名篇有《吊古战场文》。亦有诗名。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李遐叔文集》四卷。

诗词推荐

白鹭儿,最高格。毛衣新成雪不敌,众禽喧呼独凝寂。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前山正无云,飞去入遥碧。

独鹤山前步药苗。青山只隔过溪桥。洞宫深处白云飘。碧井卧花人寂寞,画廊鸣叶雨潇潇。漫题诗句满芭蕉。

梦里游郊野,骷髅告我来。哀声声切切声哀。自恨从前,酒色气兼财。四害於身苦,人心竟不灰。致令万劫落轮回。悔不当初,学道做仙材。

桐柏观周匝,千峰累翠螺。地高阴气少,天近日光多。三井云雷起,一坛鸾鹤过。谁言紫微后,无客继仙科。

倚风黄菊绕疏篱,自有清香处处知。今日王孙好收采,浊醪霜蟹正堪持。

送客归来灯火尽。西楼淡月凉生晕。明日潮来无定准。潮来稳。舟横渡口重城近。江水似知孤客恨。南风为解佳人愠。莫学时流轻久困。频寄问。钱塘江上须忠信。

吴越溪山兴未穷,又扶衰病过垂虹。浮天自古东南水,送客今朝西北风。绝境自忘千里远,胜游难复五人同。舟师不会留连意,拟看斜阳万顷红。二子缘诗老更穷,人间无处吐长虹。平生睡足连江雨,尽日舟横擘岸风。人笑年来三黜惯,天教我辈一樽同。知君欲写长想忆,更送银盘尾鬣红。

把酒同为花下宾,东风一十五回春。欢情坠若瓶边绠,感绪多干臼里辛。枚马老能持从笔,夔龙今已避鸿钧。附尘旧好公须忆,憔悴惟残厌次人。

风流东晋后,外学入僧家。独唱郢中雪,还游天际霞。云村共香饭,水月喻秋花。景物添新致,前程讵可涯。

何事催人老?是几处、 残山剩水,闲凭闲吊。此是青莲埋骨地,宅近谢家之脁。总一样,文人宿草。只为先生名在上,问青天,有句何能好?打一幅,思君稿。 梦中昨来逢君笑。把千年、蓬莱清浅,旧游相告。更问后来谁似我,我道:才如君少。有亦是,寒郊瘦岛。语罢看君长揖去,顿身

我爱东坡句法乃,治平双涧昔经游。曾吟滴翠衣裘湿,请借佳名榜画楼。

无因同拨地炉灰,想见柴荆晚未开。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笑推窗户揖青山,茶鼎松风入耳潺。老去已知今世错,贫来剩得此身閒。漱流枕石心长在,涉水穿林步已难。六十年来醉题壁,那知尚在白云间。

十年鳌禁谪仙人。冰骨冷无尘。紫诏十行宽大,白麻三代温淳。天开寿域,人逢寿日,小小阳春。要见神姿难老,六峰多少松筠。

杖得轻坚余可略,酒能醇劲更何求?二君最是平生旧,白首相从万事休。

谁放春云下曲琼,一重薄隔万重情。珠光荡日花如梦,琐影通风笑有声。外面令人倍惆怅,里边容眼自分明。知无缘分难轻入,敢与杨花燕子争。

宝镜颁神节,凝规写圣情。千秋题作字,长寿带为名。月向天边下,花从日里生。不承悬象意,谁辨照心明。

鱼以水为命,僧与山相依。山无僧不灵,僧非山何归。谁谓是孤云,是天皆可飞。若云是孤鹤,决当择所栖。慎哉山与僧,幸勿轻相离。

谁无泉石趣,朝下少同过。贪胜觉程近,爱闲经宿多。片沙留白鸟,高木引青萝。醉把渔竿去,殷勤藉岸莎。

光芒。长万丈,司空见惯,应谓寻常。……仍传□、儋崖父老,只候蔡元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