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过京师二首

离离禾黍满东郊,秋入鸦声处处娇。
败壁断垣成怅望,一鞭又过懊来桥。

作品评述

诗词:《道过京师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曹勋

离离禾黍满东郊,
秋入鸦声处处娇。
败壁断垣成怅望,
一鞭又过懊来桥。

【中文译文】
离离的禾稻遍布在东郊,
秋天降临,鸦鸣声娇美处处。
破败的城墙和倒塌的墙垣令人感到怅然失望,
一声鞭响,我又懊悔地驶过了懊来桥。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创作的《道过京师二首》。诗人通过描绘行经京师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岁月更迭的感慨之情。

第一首诗以禾黍满满的东郊为背景,展示了丰收的景象。禾黍象征着农田的丰收和人们的劳动成果,东郊则是京师的一部分,这里的景色生机勃勃,充满了丰收的喜悦。这种丰收的景象与离别的情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时光的无情流转,人们在喜悦中也无法摆脱离别的悲伤。

第二首诗以秋天的鸦声和破败的景象为描写对象。秋天是收获和凋零的季节,而鸦鸣声则是秋季特有的声音,传递着凄凉和萧瑟之感。破败的城墙和断垣残壁成为时光流转的见证,它们凝视着过去的辉煌,也映照着现实的凋零和岁月的无情。诗人通过描绘这些景象,表达了对光阴易逝和历史变迁的惋惜之情。

最后两句诗描述了诗人行驶过懊来桥的场景。一声鞭响,象征着时间的推移和行程的继续,但诗人内心却充满了懊悔和无奈。这里的懊悔可能是对光阴流逝的无法挽回的感叹,也可以理解为对过去懊悔不已的自责。这种内心的矛盾和无奈,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光阴流失和岁月变迁的思考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京师的景象和诗人的心境,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岁月变迁的无奈和悲叹之情。诗人以独特的视角观察世界,将外在景象与内在情感融为一体,展示了他对时光的敏感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推荐

冰脂清绝地,谁拟此身来。寺古逢僧老,山高见水囘,岩菲寒未拆,风霭复难开。塔下看碑石,因寻跨鹤台。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

妙相夺天真,针针巧入神。几多瞻佛者,还想用以人。

三五人家住一湾,近城无路去来难。溪边自结同吟友,松柏青青到岁寒。

入夜天西见,蛾眉冷素光。潭鱼惊钓落,云雁怯弓张。隐隐临珠箔,微微上粉墙。更怜三五夕,仙桂满轮芳。

长才二百尺,婉若千里隔。天下悦出涂,旁午任行客。

虽少冬青树,犹余古薜萝。闲居真处士,枯坐老头陀。云水随缘过,江山入梦多。问津如有客,夜半看黄河。

疏云漏斜照,残雨叶间明。飞盖城头去,澄湖水正平。荷盛鲛客泪,蔓濯野人缨。公独思康乐,临流诵句清。

膺乾抚运,垂庆洽重熙。元圣嗣鸿基。发挥宝绪灵仙降,感吉梦先期。良金璀璨范真仪。精意答蕃厘。閟宫神馆崇严配,万祀播葳蕤。

纫兰缀芳佩,远驾振灵修。王城似海无际,泛若一轻舟。谁着朱衣白简,老坐凝床十日,双鹘漫横秋。落日壮心在,不负鬼神幽。笑咿*,惊肮脏,竟何求。丈夫出处义在,不用计行留。万事味来嚼蜡,只有济时一念,未肯死前休。驱马出东郭,聊以散吾忧。

十五年前即别君,别时天下未纷纭。乱罹且喜身俱在,存没那堪耳更闻。良会谩劳悲曩迹,旧交谁去吊荒坟。殷勤为谢逃名客,想望千秋岭上云。

偶寻流水上崔嵬,五老苍颜一笑开。若见谪仙烦寄语,康山头白早归来。

二月初五,群花竞吐。或逞夭红,或夸雅素。月下精神,风前态度,明明祖意无回互。堪悲堪笑老灵云,错认桃花作眼睛,至今犹自不惺惺。

晨起扪层巅,苍茫见尘市。鼙鼓生远陴,壶蠭在幽耳。遥知细柳屯,于时阅军士。俯彼万铠群,微哉一窖蚁。初集如慕膻,俄拥如聚米。或圆如旋磨,或方如缘几。隐隐床下声,牛斗差可拟。未熟黄粱间,忽慢慢大槐里。昔在群蚁中,不知蚁是己。长揖谢孙穰,微笑辞翦起。蛮触胡为哉,鸡

元瑜思旧幕,几夜梦旌旃。暑退蒹葭雨,秋生鼓角天。月明三峡路,浪里九江船。□□□□□,□□□□□。

以物养物,如水沃木。推彼有余,益此不足。惟直与气,如木有根。本既充盛,枝叶自繁。气言其形,直言其理。与生俱生,无彼无此。云何谓直,养此气耶。直果外来,气内出耶。孟氏此言,我知其自。则以告子,以养外计。谓直养气,其差则同。疑其不然,愿启我蒙。

养拙惯云卧,为郎如鸟栖。不知仙阁峻,惟觉玉绳低。帐喜香烟暖,诗惭赐笔题。未央春漏促,残梦谢晨鸡。

荷张万盖迎仙舰,葵卷千旗拥将坛。顾我从来嗤羽化,饱看仍不负空餐。

贫埋病压老巑岏,拂拭菱花不喜看。又恐无人肯青眼,事须凭仗小还丹。

东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