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李益庶子

紫烟楼阁碧纱亭,上界诗仙独自行。
奇险驱回还寂寞,云山经用始鲜明。
藕绡纹缕裁来滑,镜水波涛滤得清。
昏思愿因秋露洗,幸容阶下礼先生。

作品评述

《上李益庶子》

紫烟楼阁碧纱亭,
上界诗仙独自行。
奇险驱回还寂寞,
云山经用始鲜明。
藕绡纹缕裁来滑,
镜水波涛滤得清。
昏思愿因秋露洗,
幸容阶下礼先生。

中文译文:

紫烟楼阁碧纱亭,
上界诗仙独自行。
奇险驱回还寂寞,
云山经用始鲜明。
藕绡纹缕裁来滑,
镜水波涛滤得清。
昏思愿因秋露洗,
幸容阶下礼先生。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是王建写给李商隐的赞美诗。诗中以紫烟楼和碧纱亭作为意象,描绘了诗仙李商隐独自行走在上界的仙境中。作者认为李商隐既有奇异的才情,又有才华横溢,可以独自应对各种困难和危险。

诗中的“奇险驱回还寂寞”,表达了李商隐应对困难后的寂寞和孤独。接着,诗人通过描绘云山的经历,展现了李商隐日渐鲜明的才华和声望。

之后,诗中引用了一系列以丝绸为主题的意象,如“藕绡纹缕”、“镜水波涛”,表达了诗人对李商隐才华横溢、才情出众的赞美之情。最后两句,“昏思愿因秋露洗,幸容阶下礼先生”,表达了作者对李商隐的敬佩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李商隐的才华和人格魅力,展示了诗人对他的崇拜和赞美之情。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多样的修辞手法,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整首诗意境优美,诗句流畅,给人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作者介绍

王建,婺源(今属江西)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曾知鄂州崇阳县。事见清道光《婺源县志》卷一五。

诗词推荐

稻穗登场谷满车,家家鸡犬更桑麻。谩栽木权成篱落,已得清阴又得花。

粲粲忽来红粉晚,故入吾人醉归眼。吾人宿昔翰墨场,消得文君作小妆。莫遣边头风雨恶,惊破文君梦伊洛。孤芳胜韵明年春,坐中谁作伊洛人。

予奉垂堂诫,千金非所轻。为多山水乐,频作泛舟行。五岳追向子,三湘吊屈平。湖经洞庭阔,江入新安清。复闻严陵濑,乃在兹湍路。叠障数百里,沿洄非一趣。彩翠相氛氲,别流乱奔注。钓矶平可坐,苔磴滑难步。猿饮石下潭,鸟还日边树。观奇恨来晚,倚棹惜将暮。挥手弄潺湲,从兹

渡口潮平促去舟,莫辞尊酒暂相留。弟兄聚散云边雁,踪迹浮沉水上鸥。千里好山青入楚,几家深树碧藏楼。知君此去情偏切,堂上椿萱雪满头。

儒服未曾看乐战,铁衣且自戏清时。春风莫道晚无力,解直天王百尺旗。

杨柳斜风力弱,芭蕉击雨声寒。莫把见闻作对,谁将声色相瞒。

恩容楚老护松楸,复得一龚从我游。讲肄剧谈兼祖谢,舞雩高蹈异求由。北寻五作故未憖,东挽三杨仍有樛。陟巘降原从此始,但无瑶玉与君舟。

愁与诗相似,能令须发新。意清尘不没,道直事多屯。水石惟宜夏,田桑独致贫。不除闲懒性,前世必僧身。

筀笋剪龙须,山茶烹雀舌,款客话家私,各打乡谈说。闽蜀同风,浙音迥别。老倒芝峰耳重听,子规声诉三更月。

岁是明朝尽,春犹半月迟。人言无复雪,天意肯违时。宿麦争萌达,遗蝗绝类滋。年丰如可待,吾岂病长饥。

证心何有梦,示说梦归频。文字赍秦本,诗骚学楚人。兰开衣上色,柳向手中春。别后须相见,浮云是我身。

牵路绕村斜,舟行听早鸦。负囊趋远渡,提瓮立平沙。日出云生叶,风回浪起花。太行天际碧,吾亦忆吾家。

江鳞行比目,沙鸳睡交颈。不知山兔寒,清夜雇蟾影。

当年计过之,今日事难随。天命不我佑,云山聊自怡。无何缘淡薄,遂得造希夷。却欲嗤真宰,劳劳应不知。

发函宽大一封书,卧阁雍容三日余。旋见雪花投夜落,未应天意与人疏。瓦干淅淅初鸣霰,畦润渐渐想没锄。高会梁园遗胜在,早知词赋似相如。春秋无麦自当书,况复秋田水潦余。一雪端来救焦槁,千箱乞与等亲疏。消残温疠曾非药,蚀遍陈根不用锄。犹恐远村沾未足,试呼农圃问何如。

人间多别离,处处是相思。海内无烟夜,天涯有月时。跳鱼翻荇叶,惊鹊出花枝。亲友皆千里,三更独绕池。

晦迹功曹不受徵,兴亡事已若丹青。世间尽有文章各,谁信龙蛇尺蠖形。

相看客华发,旧学更何疑。世事几反覆,人生半别熟。忍穷真有味,知命欲谁欺。我学陶元亮,君师荣启期。

认取太虚无一物,本无幻翳况空花。桃椎思邈还知否,佳传宁无良史家。

绿涨春波到白蘋,高怀宁便忆鲈莼。缘谁一笑理归棹,为我千岩访古人。已狎风波浮宦海,可能宵汉隔通津。割鸡却叹非吾事,况是劳观亦损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