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六十首

彻骨彻髓道一句,三要三玄绝遮护。
竺乾四七例皆迷,震旦二三浑未悟。
我说是言非正邪,当机觌面休回互。
殷勤为报云台公,俊鹰不打篱边兔,

作品评述

《偈颂一百六十首》是宋代释宗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彻骨彻髓道一句,
三要三玄绝遮护。
竺乾四七例皆迷,
震旦二三浑未悟。
我说是言非正邪,
当机觌面休回互。
殷勤为报云台公,
俊鹰不打篱边兔。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思考和感悟。诗中提到了"彻骨彻髓道一句",意味着佛法的真谛可以深入到人的内心深处。"三要三玄绝遮护"指的是佛法中重要的三个要素和三个玄妙的境界,它们是指导人们修行的关键。然而,即使是深奥的佛法,很多人仍然迷失其中,"竺乾四七例皆迷,震旦二三浑未悟"表达了这种情况。诗人认为佛法并不是正邪之辨,而是一种超越对立的境界,因此呼吁人们在面对佛法时应该心平气和,不要互相争辩。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云台公(指佛陀)的虔诚,比喻自己像一只敏捷的猎鹰不会袭击笼中的兔子,而是追逐更高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佛法的精髓和修行的态度。诗人运用了一些佛教的术语和象征,通过对佛法的思考和感悟,展示了他对修行道路的理解和追求。诗中的对比和对立,如"迷"与"悟"、"正邪"与"非正邪"等,突显了佛法的深奥和超越性。诗人通过表达自己的信仰和对佛法的向往,向读者传达了追求智慧和境界的重要性,并呼吁人们在面对佛法时要摒弃争辩,以平和的心态去领悟。整首诗词意境深远,给人以启发和思考,展示了宋代佛教文学的独特风貌。

作者介绍

释宗杲(一○八九~一一六三),号大慧,俗姓奚,宣州宁国(今安徽宣城)人。年十七出家,从曹洞诸老宿游,既得其说,去之谒准湛堂。准死,谒丞相张商英,一言而契,名其庵曰妙喜,字之曰昙晦,幷受荐往建康天宁寺见圆悟克勤。后克勤主云居席,命杲居第一座。后张浚延住临安径山能仁禅院。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于临安府明庆院开堂。十一年,因结识张九成,爲秦桧所恶,斥还俗,屏居衡州。二十年,移梅州。二十五年桧卒,特恩放还,復僧服,住明州阿育王山广利禅寺。二十八年,再住径山能仁总之禅院。又迁江西云门庵、福州洋屿庵。孝宗隆兴元年卒于径山明月堂,年七十五,赐謚普觉。爲南岳下十五世,圆悟克勤禅师法嗣。着有《指源集》(《四明宋僧诗》),已佚。有宋释藴现编《大慧普觉禅师语录》,收入《大藏经》。事见本《语录》、张浚《大慧普觉禅师塔铭》,《僧宝正续传》卷六、《咸淳临安志》卷七○、《嘉泰普灯录》卷一五、《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释宗杲诗,以辑自《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一至卷九上堂、示衆等的偈颂编爲第一卷,以见于《语录》卷一○的《颂古》编爲第二卷,见于《语录》卷一一的偈颂编爲第三卷,见于《语录》卷一二的赞编爲第四卷,辑自《语录》卷一三至卷三○《普说》《法语》《书信》的偈颂编爲第五卷。辑自他书者编于卷末。

诗词推荐

伊昔丹丘去,相逢意气倾。楼前巾子秀,山下育泉清。敬梓情逾厚,交梨论益明。凄凉千古意,潮落又潮生。

云羃前溪洞,烟荒隔岸城。秋旗杂山色,晓角带江声。驻骑须边静,维舟待峡平。掀髯聊徙倚,一雁楚天横。

冶父方丈,了无遮障。拳踢相应,当仁不让。妙转绵绵一脉通,谁知灭却临济宗。

时平更觉宦情闲,次第春光烟水间。独向尊前问明月,多从马上看青山。陵藏衣剑传龙远,台绕笙歌想凤还。可道繁华同上国,只凭清梦到朝班。

峨嵋山下能琴客,似醉似狂人不测。何须见我眼偏青,未见我身头已白。茫茫四海本无家,一片愁云飏秋碧。壶中醉卧日月明,世上长游天地窄。晋朝叔夜旧相知,蜀郡文君小来识。后生常建彼何人,赠我篇章苦雕刻。名卿名相尽知音,遇酒遇琴无间隔。如今世乱独翛然,天外鸿飞招不得。

闲身却不闲,日日对天颜。已住城中寺,难归海上山。诗传华夏外,偈布市朝间。欲问空门事,空门岂有关。

未能免俗强随缘,聊挂灯毬记上元。席上虽无罗绮绕,游人来往亦喧喧。

红桃处处春色,碧柳家家月明。楼上新妆待夜,闺中独坐含情。芙蓉月下鱼戏,螮蝀天边雀声。人世悲欢一梦,如何得作双成。

几净窗明丈室间,炷香危坐不开关。如何密密深深地,忽有层层叠叠山。珍重故人初入手,携持使我得怡颜。从今石友常相对,世上交游费往还。

莫嗟华发与无儿,却是人间久远期。雪里高山头白早,海中仙果子生迟。于公必有高门庆,谢守何烦晓镜悲。幸免如新分非浅,祝君长咏梦熊诗。

山村水馆参差路。感羁游、正似残春风絮。掠地穿帘,知是竟归何处。镜里新霜空自悯,问几时、鸾台鳌署。迟暮。谩凭高怀远,书空独语。自古。儒冠多误。悔当年、早不扁舟归去。醉下白苹洲,看夕阳鸥鹭。菰菜鲈鱼都弃了,只换得、青衫尘土。休顾。早收身江上,一蓑烟雨。

尘机息尽一真僧,唯有林泉舍未能。莲社故人今暂别,稽山旧隐与谁登。时清岂觉前游改,道胜宁辞白发增。遥羡高斋吟望处,孤云野鹤是亲朋。

绿叶迎露滋。朱苞待霜润。但令入玉柈。金衣非所悋。

自昔遥闻太守高,明爻象彖日忘劳。洞中陈迹今如扫,斯道何曾损一毛。

尝闻台岭秀,积翠倚南天。鹿下深溪饮,僧從绝岭禅。浮尘满浮世,流水逐流泉。人别归心切,瓶盂上客船。

江上提鱼妇,朝朝入市闉。宁船留稚子,换酒醉良人。不著凌波袜,长垂溅水裙。浑家同泛客,笑杀别离津。

策杖溪边。倚杖峰前。望琼林、玉树森然。谁家残雪,何处孤烟。向一溪桥,一茅店,一渔船。别般天地,新样山川。唤家僮、访鹤寻猿。山深寺远,云冷钟残。喜竹间灯,梅间屋,石间泉。

也不多时便立秋,寄声残暑速拘收。瘦蝉有得许多气,吟落斜阳未肯休。

百丈食必作,沩山饥便餐。许他真佛子,不肯戴儒冠。

双纹八尺展雕床,莲艳方空夜玉香。雅秀冰姿延阁彦,岂应簪断作凄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