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知府王大夫

平生和气满襟春,往事飞凫自在身。
风伯已驱天上雾,观书仍起汉滨人。
一鞭草色吟青嶂,几刻花阴梦紫宸。
从此唐衢哀世泪,为公无复更沾巾。

作品评述

送知府王大夫

平生和气满襟春,
往事飞凫自在身。
风伯已驱天上雾,
观书仍起汉滨人。

一鞭草色吟青嶂,
几刻花阴梦紫宸。
从此唐衢哀世泪,
为公无复更沾巾。

【译文】
送别知府王大夫

平素的宽和之气弥漫在衣襟之间,
往事如飞翔的凫鸟自由自在地围绕身边。
风神已经驱散天空的云雾,
但观书的心境仍在汉滨的居民中升起。

驱动马车经过青山绿草之间,吟唱着青嶂的美景,
短暂的瞬间仿佛置身于花影之中,梦见紫禁宫。
从此之后,走在唐街上,悲伤的泪水哀怜这世事,
为了你,再也没有人能够沾湿手巾。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李新所作,题目为《送知府王大夫》。诗人以送别知府王大夫为背景,表达了对知府的敬意和惋惜之情。

诗的开篇写道,王大夫平素以宽和之气著称,这种温和友善的气质充满了他的胸怀,如同襟间春天的暖意。接着,诗人回忆起与王大夫的往事,比喻为飞翔的凫鸟,自由自在地在诗人身边盘旋飞舞,象征着他们之间的默契和情谊。

诗的下半部分转抒离别之情。"风伯已驱天上雾",表明风神已经吹散了天空的云雾,预示着离别之时的到来。然而,诗人指出,尽管王大夫即将离去,但他对读书的心境并没有改变,仍然保持着对汉滨居民的关怀。

最后两句写道,诗人与王大夫一起驱车经过青山绿草之间,吟唱着美景。短暂的瞬间仿佛置身于花影之中,梦见了紫禁宫的壮丽景色。然而,自此之后,诗人再走在唐街上,眼泪不禁流下,为王大夫的离去感到悲伤,再也没有人能够沾湿手巾,表达了对王大夫的深深怀念和不舍之情。

整首诗以平和的笔调表达了对知府王大夫的敬爱和离别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感受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离别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丑妇易为洁,愚儿多守纯。天将恶文采,万物恐无春。

谁赋阿房未霁虹,只夸复道峭凌空。那知海石驱来处,都在岩花晏坐中。鲸背远冲千嶂雨,鳌头高占一天风。漫郎更有中兴颂,倩把苍崖仔细砻。

黄昏初入夜,漏促九天春。各自随缘意,悲欢旧亦新。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此曲不可奏,三军

字画多年逼献之,高材天赋岂人为。一枝秃笔无能敌,百尺名楼有所思。碛马塞鸿忘旧梦,建茶闽荔富新诗。皇天具眼终徼福,多病从来喜让夷。

一雨足秋意,孤吟写客怀。人情容易变,身事苦难谐。每日思归浙,今朝却度淮。此生烦造物,略略为安排。

少小喜读书,终夜守短檠,其实无甚解,不幸误有声。劳苦亦何得,空失东皋耕。暮年乃小黠,告归学养生。采药作远游,把钓适幽情。高楼笛数曲,小轩棋一枰。余年置勿忧,不卿何由烹。

倚杖河边记水痕,眼明喜见白鸥群。雨声夜向九峰泻,江势朝来三堰分。窟宅蛟龙元自擅,邻家鸡犬要相闻。我师一饱关天意,收拾晴风放密云。

武陵佳处是桃源,谬说伊谁为探原。会得桃花流水意,归来休向俗人言。

山居随意旋添成,截断人閒利欲腥。兰茁不妨虚白屋,松苗如见旧毡青。书痴面目唾亦笑,酒圣风流心自醒。閒里光阴天下乐,谁知此处是思亭。

胸中尘士久无奇。今夕借清辉。歌纵群英诸彦,舞狂蕙带荷衣。鸳鸯湖上,波平岸远,酒酽鱼肥。好是中秋圆月,分明天下人知。

老我平生不愿余,归来但欲赋闲居。灌园自足供朝膳,且奉夫人御版舆。

暖风吹雪。洗尽碧阶今夜月。试觅云英。更就蓝桥借月明。从教不借。自有使君家不夜。谁道由天。光景随人特地妍。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去时桃未蕊,归见石榴花。白首镫前酒,青山梦里家。鹃声心路梗,蚊毒面皮麻。劳苦书生事,堪嗟老未涯。

林间晓日静晖晖,判共山公倒接{上四下离}。不信佳人唱花落,试寻栏畔有空枝。

林中观易罢,溪上对鸥闲。楚俗饶词客,何人最往还。

投鞍才近午,置榻已成曛。岂乏道旁店,恐逢梁上君。

竹篱茅屋江郊路,未肯斗妆尘市间。小朵飘零水风晚,又随残月落关山。

孙以献公称祖,妻以康子谥夫。何必议郎博士,千秋万岁称呼。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