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咏

圣人贵素朴,礼义非玄同。
师金告颜生,可谓达化宗。
夫子饰刍狗,自然道斯穷。
应物方矫行,俯仰靡不通。

作品评述

诗词《高士咏·师金》是唐代吴筠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圣人崇尚朴实纯粹,礼义并非深奥晦涩。师金告知颜回,可谓传承至高境界。夫子覆盖着草的狗,彰显了至道无贫困。以自然法则为指南,从容自若,无一不通。

诗意:
本诗是吴筠赞颂了师金这一高士的品德风范。诗中表达了圣人崇尚朴实纯粹的品质,他们尊重和追求的是真正的礼义,而不是深奥晦涩的神秘学说。师金告知颜回,传授了至高无上的道理,可谓传承至高境界。诗人通过提到夫子覆盖着草的狗,表达了至道无贫困的深层含义,彰显了圣人高洁的道德境界。最后一句诗表达了一个人应当遵循自然法则,包容万物,自然而然地做到应物尽美。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圣人的高尚品格和道德境界。通过对师金的称赞和颜回的受教,诗人暗示了真正的智者应当追求至高无上的道理,并以朴实自然的态度行事。诗中使用了一系列的对比手法,如圣人与普通人、宗教与俗世、高洁与贫困等,以展示出圣人的品德之高尚,更加凸显了师金作为一位高士的价值和品质。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传递了一种追求简单纯粹、脱离尘嚣的理想和境界。它鼓励人们追随圣人的道德榜样,遵循自然法则,以无欲无求的心态对待万物,从而达到精神的升华和内心的宁静。

诗词推荐

粉娥齐敛千金笑。愁结眉峰小。渭城才唱浥轻尘。无奈两行红泪、湿香巾。伤心风月南城道。几纵朱轓到。明年载酒洛阳春。还念淮山楼上、倚阑人。

端午节

霜氯凛闺妹,严风老更癯。诗书谓有子,门户可无夫。鶵凤横秋鹗,孤鸾啼夜乌。长松有风雨,枯草但平芜。

端午节

句解章通字字安,是成进御九重观。更加亲切从新诏,却得高闲是旧官。禁阁不忧连夜直,好山应许老年看。菊香酒熟身无事,且尽樽前一笑欢。

端午节

我忆故人头更白,故人梦我眼犹青。重湖叠浪君知否,政似当年翻水经。

端午节

万斛精神一握身,清吭宛转欲飞尘。鸡才唱后便知晓,燕未来前先得春。惊觉海棠休苦睡,提醒杨柳莫空颦。最怜吉语能相报,麦熟同为鼓腹人。

端午节

自小僻于诗,篇篇恨不奇。苦吟无暇日,华发有多时。进取门难见,升沈命未知。秋风夜来急,还恐到京迟。

端午节

蹇驴秋毙瘗荒田,忍把敲吟旧竹鞭。三尺焦桐背残月,一条藜杖卓寒烟。通吴白浪宽围国,倚蜀青山峭入天。如画海门支肘望,阿谁家卖钓鱼船。

端午节

玛瑙坡前水,泠泠夏亦寒。夜深明月上,珠颗落冰盘。

端午节

驱车入洛川,下马弄飞泉。乍有云山乐,殊无朝市喧。非唯快心志,自可忘形言。借问尘中有,谁为得手先。

端午节

宫殿连云起,城楼入汉低。寒鸦如望幸,朝夕自悲啼。

端午节

矫矫长离,振羽来位。和音中律,藻翰扬辉。珍符沓至,品物攸宜。至德玄感,受天之祺。

端午节

秘阁修撰韩公知婺之明年,以“恣行酷政,民冤无告”劾去。去之日,百姓遮府门愿留者,顷刻合数千人,手持牒以告摄郡事。摄郡事振手止之,辄直前不顾;则受其牒,不敢以闻。明日出府,相与拥车下,道中至不可顿足。则冒禁行城上,累累不绝。拜且泣下,至有锁其喉自誓于公之前者

端午节

惊蛇却犬破莓苔,筇竹随公几往回。龙化葛陂应未忍,为扶衰病作陈雷。

端午节

树杪过流星,轻霜落半庭。疏花与孤客,相对一青灯。

端午节

昔闻著征戍,三年一还乡。今来不换兵,须死在战场。念子无气力,徒学事戎行。少年得生还,有同堕穹苍。自去报尔家,再行上高堂。尔弟修废枥,尔母缝新裳。恍恍恐不真,犹未苦承望。每日空出城,畏渴携壶浆。安得缩地经,忽使在我傍。亦知远行劳,人悴马玄黄。慎莫多停留,苦我

端午节

不报门前宾客,已收案上文书。独坐水边林下,宛如故里闲居。

端午节

青林浅濑密萦洄,唤作兰亭载酒来。忽听江深发鸣橹,始知身是罢官回。

端午节

北涧流恒满,浮舟触处通。沿洄自有趣,何必五湖中。

端午节

斗鸭栏边晓露沾。华堂醉赏轴珠帘。插花人好手纤纤。遮护轻寒施翠幄,标题仙品露牙签。词人遗恨独江淹。

端午节

夜来风雨匆匆,故园定是花无几。愁多怨极,等闲孤负,一年芳意。柳困桃慵,杏青梅小,对人容易。算好春长在,好花长见,原只是、人憔悴。回首池南旧事,恨星星、不堪重记。如今但有,看花老眼,伤时清泪。不怕逢花瘦,只愁怕、老来风味。待繁红乱处,留云借月,也须拚醉。

端午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