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望日泛舟鹅塘感坡翁后赤壁赋有作

浮浮短艇水风微,一枕清溪绕曲崎。
篷底鎔金斜日碎,天边散绮暮霞尺。
霜凝水落黄泥坂,月小山高赤壁矶。
等是初冬一风景,感今怀昔自歔欷。

作品评述

《十月望日泛舟鹅塘感坡翁后赤壁赋有作》是宋代诗人马廷鸾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通过描写泛舟于鹅塘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感叹以及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浮浮短艇水风微,
一枕清溪绕曲崎。
篷底鎔金斜日碎,
天边散绮暮霞尺。
霜凝水落黄泥坂,
月小山高赤壁矶。
等是初冬一风景,
感今怀昔自歔欷。

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泛舟于鹅塘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深感叹,并通过对过去岁月的回忆,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之情。

诗词开篇描绘了船只在水面上漂浮的情景,细微的水风吹拂着,仿佛一场微风轻拂过心头。接着,诗人描述了清澈的溪水绕过曲折崎岖的地方,令人心旷神怡。在篷底下,斜阳的光芒如同金子般闪烁,天边的霞光散布在那尺之间。这些描绘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美丽绝伦的自然景色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然后,诗人提及了霜凝水滴落在黄泥坂上的情景,以及月亮的微小,山峰的高耸,和赤壁矶的存在。这些景象再次勾起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揭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变迁。

最后两句诗,则是诗人在感叹当下景色的同时,怀念起过去的岁月,内心充满了哀叹和感慨之情。通过这首诗词,马廷鸾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相结合,抒发了对时光流转和岁月变迁的思考和感慨,让读者在赏读中产生共鸣,引发对人生、自然和光阴的深思。

诗词推荐

迎宵山吐月,不受寸云吞。看影筛林杪,移尊藉石根。参差明梵刹,一二数烟村。高处僧眠示,携筇试打门。

无色无香应是画,雨珠雨玉奈可穷。素餐终老坐成晚,白业它生扫未空。

五季干戈满地讧,山川草木亦酸风。如何偃蹇梁朝桧,独寿中吴雨露中。

行尽天涯白发新,槿篱竹屋著闲身。读书达旦失衰病,食菜终年安贱贫。正使寄声无薛孟,不妨同里有荀陈。从今杖履时相过,花柳村村次第春。

跳丸屋角去如驰,蠹简窗间卷复披。元老岂无挥玉麈,大儒曾有奋金樵。钓牵鳌极灵根动,斧入牛山杰木衰。白首腐生多感慨,愁来时以酒浇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竺乾逴得屠龙技,袖隐神锋入海南。弄巧不消人一笑,九年面壁好羞惭。

风日虽寒书景长,探春远访白莲庄。岸冰犹在水先绿,柳叶未生条已黄。老木奶侵苔径窄,新梅花入酒卮香。天真不必人修饰,得趣勿嫌台馆荒。

庾亮楼前唯皎月,屈原祠下只沧波。北人每天犹肠断,江月涵辉更若何。

贴鬓香云双绾绿。柳弱花娇,一点春心足。不肯玉箫闲度曲。恼人特把青蛾蹙。静夜溪桥霜薄屋。独影行歌,惊起双鸾宿。愁破酒阑闺梦熟。月斜窗外风敲竹。

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华阳洞里秋坛上,今夜清光此处多。

豕腹中空暗浪惊,羊肠旋复绕车声。才看云脚如丝动,便觉诗脾作雪清。曲蘖无功将退舍,蘼芜何罪亦遭烹。傍人莫讶能句赋,窗下观书眼倍明。

托隐终南得美除,何期触网僅全躯。此中佳处今休道,捷径元来是畏途。

昔过临平召伯时,小舟就买藕尤奇。如拈玉麈凉双手,似泻金茎嚥上池。好事染红无意绪,痴人蒸熟减风姿。炎州地狭陂塘少,渴死相如欠药医。

乐调同律,酒浥物尊。至灵斯御,盛德弥孰。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事之毫髪无谓轻。虑远防微乃不倾。云官乃垂拱大君。凤历唯钦明元首。类上帝而禋六宗。望山川而朝羣后。地镜则山泽俱开。河图则鱼龙合负。我之天纲莫不该。阊阖九关天门开。卿相则风云玄感。匡赞则星辰下来。既兴室之三圣。乃举唐朝之八才。莘

荣枯无路入千峰,肥遁谁谐此志同。司寇亦曾遭鲁黜,步兵何事哭途穷。桧松瘦健滴秋露,户牖虚明生晚风。山思更清人影绝,陇云飞入草堂中。

楚臣伤江枫,谢客拾海月。怀沙去潇湘,挂席泛溟渤。蹇予访前迹,独往造穷发。古人不可攀,去若浮云没。愿言弄倒景,从此炼真骨。华顶窥绝溟,蓬壶望超忽。不知青春度,但怪绿芳歇。空持钓鳌心,从此谢魏阙。

深冬晴暖动逾旬,内苑游观诏侍臣。五色庆云开凤尾,九重丽日绕龙鳞。和鸾喜奉彤车御,式燕惭叨紫阁宾。淑气已从天上转,人间无地不阳春。

章华台南莎草齐,长河柳色连金堤。青楼曈曨曙光蚤,梨花满巷莺新啼。章台玉颜年十六,小来能唱西梁曲。教坊大使久知名,郢上词人歌不足。少年才子心相许,夜夜高堂梦云雨。五铢香帔结同心,三寸红笺替传语。缘池并戏双鸳鸯,田田翠叶红莲香。百年恩爱两相许,一夕不见生愁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