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三昧诗

鉴极玄想孤,动静如为区。
大象讵形仪,大方谁廉隅。
正赏不隐括,妙践无回迂。
心澄遍知海,粲粲黄金躯。

作品评述

念佛三昧诗

念佛三昧,意为专注地念佛,将心思完全投入到佛法中,追求心灵的平静与净化。这首诗是释遵式在宋代创作的,表达了修禅修行的心境和境界。

诗中的第一句“鉴极玄想孤,动静如为区”描绘了修行者在佛法中的境界。修行者通过默念佛号,将自身的思绪聚焦在一个极点,使心境清净、纯粹,动静之间没有区别,如同孤立的存在。

接下来的两句“大象讵形仪,大方谁廉隅。”借佛教中的象征意象,传达了佛法的智慧和广博。佛法无法被凡夫俗子所限制,正如大象无法被限制在特定的形体中,大方普照而无所靠倚。

诗的后两句“正赏不隐括,妙践无回迂。心澄遍知海,粲粲黄金躯。”表达了修行者在念佛三昧中领悟到的博大精深的智慧。正视修行的果报,没有任何隐蔽和保留;修行的境界妙趣无穷,思维纯净圆融;内心透彻明亮,如同广阔的海洋一样,体悟到黄金般辉煌的生命本质。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邃的语言,表达了念佛三昧的境界和对修行的领悟。它强调了修行者在念佛中达到的净化和觉醒状态,以及如果心无杂念、专心致志地修行,就能获得智慧与认知的境界的深远意义。

诗词推荐

唐虞已远三千岁,每诵遗书涕泗潸。济济九官十二牧,我独不得居其间!

侧生海畔远难将,风日尤能变色浆。借问驿驰丞相府,何如辇致道山堂。

晨兴步北林,萧散一开襟。复见林上月,娟娟犹未沉。片云自孤远,丛筱亦清深。无事由来贵,方知物外心。

冈陵起阜崇,花木露夭浓。襟带湘泯水,屏围晋楚峰。地全居爽垲,人不厌迎逢。彷佛观平远,分毫见栝松。

小家茨竹即为堂,暇访深林索豫章。平日床头但周易,看人笔落便灵光。庳隆赋质嗟多样,良楛论材要当行。莫向黔娄问奇货,长沙舞袖可能长。

西浦鸣榔下钓矶,歌声欸乃送斜晖。扣舷互答惊鸥梦,拍手难呼看鹭飞。山接素琴仙子过,洲连青草草使君归。海天空阔家长在,一任芦花雪点衣。

灯火光元夕,歌呼亦尽欢。欣闻雪霏白,愁失荔垂丹。老酒莲花曲,甜鱼藿叶盘。万金书若到,便可解忧端。

野童绿草牧鹅群,诗料今朝得几分。俯仰纵横皆合律,云如层树树如云。

风从何落来何处,百马盘空正号怒。闭户犹恐丘山颓,谁人放舟江海去。庐山之南白云翁,冠带强游京邑中。狐裘包缠不暖体,却羡爰居能避风。

涌金门外柳如金,三日不来成绿阴。折取一枝城里去,教人知道是春深。

大明湖上秋容暮。风烟杖屦时来去。说与病维摩。可人秋水呵。自书盘谷序。和了停云句。把酒为君歌。济南名士多。

袖中多丽句,未遣世人闻。醉夜眠江月,闲时逐海云。荻花寒漫漫,鸥鸟暮群群。若到长沙苑,渔家更待君。

苍然暮色来,初月光尚微。河汉亦不高,仰看天四垂。众星一何多,粲若天围碁。忽惊毛骨清,漙露沾我衣。放杯折荷花,中有千丈丝。织为芙蓉裳,可作江湖归。

风沙江上宅,斥卤望中村。密竹元遮径,崇兰早映门。笑谈看磊落,材力可腾掀。谁复知心事,沧波雾雨昏。

客送西州路,儿封北苑坟。凄凉蒿里挽,未必九泉闻。

水碓舂粳滑胜珠,地炉燔芋软如酥。老来自爱盘餐美,安得高人共破除?

同寄。省其诗,乃十五年前初及弟时,赠长安妓人阿软绝句。缅思往事,杳若梦中,怀旧感今,因酬长句】白居易十五年前似梦游,曾将诗句结风流。偶助笑歌嘲阿软,可知传诵到通州。昔教红袖佳人唱,今遣青衫司马愁。惆怅又闻题处所,雨淋江馆破墙头。

仙风自洒落,古气更清深。雕几荐六瑚,定无尘土侵。儒生传旧法,君子爱初心。愿令百世下,重听云韶音。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击缆几回行。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亦生。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长年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急遣烹。

芙蓉峰下是乡邦,未许归帆溯浙江。天下文章宁有几,斗南人物恐无双。心期久与三乘契,笔力真能九鼎扛。投老著书浑不倦,颇闻中夜坐灯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