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大风大水

零落茅茨水半扉,媪颦翁蹙小儿啼。
老鸡不管丰凶事,独自将雏树上楼。

作品评述

《八月大风大水》是宋代释居简的一首诗词,具有深邃的诗意和丰富的赏析价值。

译文:
零落了的茅草屋,水漫过了半扇门,
老妪皱眉抬起一个哭声的婴儿。
老鸡不顾盛衰的事,只有自己把幼鸟带上楼。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景物和人物的描述,表达了岁月更迭和生命循环的美丽和凄凉。

首句“零落茅茨水半扉”,描绘了一处破败的茅草屋,被大水淹没了一半。茅草屋本是寻常民居,代表着平凡的生活和岁月的沉淀。大水的涌来,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无情的变化。

第二句“媪颦翁蹙小儿啼”,描述了一位老妇人皱着眉头抱着一个哭泣的婴儿。老妇人和婴儿的形象,象征了人生中的起始和结束,传递出生与死的悲喜。此处也暗指岁月的荏苒和时光的不可逆转。

第三句“老鸡不管丰凶事”,简明生动地描绘了一只老鸡对荣辱得失的漠不关心。老鸡被视作不受世俗束缚,自由自在的象征,表达了释居简对于人生命运的看法,显示出一种豁达处世的态度。

最后一句“独自将雏树上楼”,用“将雏树上楼”来形容老鸡独自上楼,表达了从困境中拔身而出的无畏精神。它可以理解为释居简对于困境和逆境积极勇敢的态度,也寄托了他对于人生奋斗与争取的向往。

总而言之,《八月大风大水》通过描绘零落的茅屋、皱眉的老妇人和哭泣的婴儿,借以抒发了对于时间流转和生命短暂的思考。同时,以老鸡独自将雏树上楼为象征,赞美了勇于面对困境、积极向上的精神。这首诗词既有深邃的哲理,又充满着人情味,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诗词推荐

过淮山渐好,松桧亦苍然。霭霭藏孤寺,冷冷出细泉。故人真吏隐,小槛带岩偏。却望临淮市,东风语笑传。

岁近寒风薄,宫深爱日迟。欲知春到处,梅杏有新枝。

使旌猎猎昼连宵,剩说吟边涌思飘。晓枕已哦千树雪,夜船更踏一溪瑶。谁将春霰天然巧,来伴寒梅别样标。赢得袁家僵卧者,开门今为好诗撩。

已费天工十日晴,今朝小雨送潮生。转头云日还如锦,一抹葱珑画不成。

缭垣复道上层霄,十月离宫万国朝。胡马忽来清跸去,空馀台殿照山椒。

凝碧池头蘸翠涟,凤皇楼畔簇晴烟。新词欲咏知难咏,说与双成入管弦。

树影当阶日正中,一蝉何适自吟风。病夫畏病怕触热,聊此设床寻睡功。

高僧夜滴芙蓉漏,远客窗含杨柳风。何处相逢话心地,月明身在磬声中。

春雨{上雨下替}{上雨下替}鸣百舌,林花淡淡洗燕脂。眼前耳底催人杀,不醉三杯大是痴。

笋舆拾得小凉天,旋与开窗急卷帘。十里轻云阁秋日,日光移在远峰尖。

诲子如陶母,持身比伯姬。携扶同出峡,侨寄未还枝。阡有时而表,魂无所不之。一端差慰意,徐字与杨碑。

簟湿秋庭岳在烟,露光明滑竹苍然。何人意绪还相似,鹤宿松枝月半天。

秦峰望东海,云气常飘飘。桑田明日事,奚用石为桥。

骀荡残春恨,霞馀散绮红。游丝能四塞,落叶剧三空。思苦欲留夜,愁多却喜风。参军真俊逸,好是今文穷。

官是蓬莱海上仙,此行聊复看桑田。鲲移鹏徙秋帆健,潮阔天低晓日鲜。平地谁言无嶮岨,仁人何处不安全。但将美酒盈船去,多作新诗异域传。

金门有遗世,鼎实恣和邦。默语谁能识,琴樽寄北窗。子牟恋魏阙,渔父爱沧江。良时信同此,岁晚迹难双。

故里登高接隽游,即今不计几番秋。一樽尚与菊花醉,胄事不禁江水流。薄命虽多死闾巷,逢时亦有至公侯。若论耄岁朱颜在,穷达皆当输一筹。

花笺得得寄瀛洲,约我今宵特地留。好笑花头迷去路,绿杨无处认青楼。

系高顼之玄胄兮,氏中叶之炳灵。飖颽风而蝉蜕兮,雄朔野以扬声。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于上京。巨滔天而泯夏兮,考遘愍以行谣。终保己而贻则兮,里上仁之所庐。懿前烈之纯淑兮,穷与达其必济。咨孤蒙之眇眇兮,将圮绝而罔阶。岂余身之足殉兮,违世业之可怀。靖潜处以永思兮,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拿云 一作:拂云 / 擎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