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营城李少府

怀禄兼就养,更怀趋府心。
晴山东里近,春水北门深。
新绶映芳草,旧家依远林。
还乘郑小驷,躞蹀县城阴。

作品评述

《送营城李少府》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好友李少府离开营城的送别之情。

诗中描述了诗人怀着禄位和就养的心情,同时也怀着趋府的心愿。诗人提到了晴山东里和春水北门,这些地方离营城很近,暗示着李少府即将离开营城。新绶映芳草,旧家依远林,表达了李少府离开后,新的生活将会展开,而旧的家园将会依然存在。最后一句诗中,诗人说自己将乘坐郑小驷,踱步于县城的阴凉之处,暗示着自己将会思念李少府。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离别的感慨和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展示了离别的苦涩和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思和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怀禄兼就养,更怀趋府心。
怀念禄位和安享的生活,同时也怀着进入朝廷的愿望。
晴山东里近,春水北门深。
晴山东里离得很近,春水北门深沉。
新绶映芳草,旧家依远林。
新的丝绸映照着芳草,旧的家园依然在远处的林中。
还乘郑小驷,躞蹀县城阴。
我将乘坐着郑小驷,踱步于县城的阴凉之处。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离别的感慨和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展示了离别的苦涩和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思和感慨。

作者介绍

韩翃,字君平,南阳人。登天宝十三载进士第,淄青侯希逸,宣武李勉相继辟幕府。建中初,以诗受知德宗,除驾部郎中、知制诰,擢中书舍人卒。翃与钱起、卢纶辈号大历十才子,为诗兴致繁富,一篇一咏,朝野珍之。集五卷,今编诗三卷。 韩翃,字君平,南阳人。登天宝十三载进士第,淄青侯希逸,宣武李勉相继辟幕府。建中初,以诗受知德宗,除驾部郎中、知制诰,擢中书舍人卒。翃与钱起、卢纶辈号大历十才子,为诗兴致繁富,一篇一咏,朝野珍之,集五卷,今编诗三卷。 韩翃字君平,南阳人。天宝十三载杨纮榜进士。其诗兴致繁富,人谓如芙蓉出水云。补诗二首。

诗词推荐

懒携行杖踏莓苔,寂寂残樽对雨开。开口只应心独语,闭门休问客谁来。幽居有道堪藏拙,巧宦逢时亦自才。试问白头冠盖地,几人相见绝嫌猜。

抒情

橐籥冰霜万古闻,拍灰松地见馀坟。应缘神剑飞扬久,水水山山尽是云。

抒情

雪中送君君莫辞,长风吹妾妾自知。一从刻臂盟公子,肯惜寒云上鬓丝。

抒情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抒情

我秩元祀,上推灵源。展事有侐,祲威肃然。丹墄既降,秉心益虔。荷天之化,于千万年。

抒情

三星分曜辉宸汉,九禁迎春启令辰。仰奉椒闱宣内治,湛恩鸿庆永如春。

抒情

残腊先班隔岁春,匆匆五十九年人。一朝一暮即除夜,万是万非余病身。老子附炉无奈痒,小儿索纸卒难嗔。仆衫婢粉犹閒事,欠馈时官欠饮邻。

抒情

不得商於又失齐,楚怀方寸一何迷。明知秦是虎狼国,更忍车轮独向西。

抒情

龙兴虎视诧周秦,王气东游作汴京。阴祝巨灵移此阴,大河为堑岳为城。

抒情

三月草萋萋,黄莺歇又啼。柳桥晴有絮,沙路润无泥。禊事修初半,游人到欲齐。金钿耀桃李,丝管骇凫鹥.转岸回船尾,临流簇马蹄。闹翻扬子渡,蹋破魏王堤。妓接谢公宴,诗陪荀令题。舟同李膺泛,醴为穆生携。水引春心荡,花牵醉眼迷。尘街从鼓动,烟树任鸦栖。舞急红腰软,歌迟

抒情

半世惯歧路,不怕唱阳关。朝来印绶解去,今夕枕初安。莫是散场优孟,又似下棚傀儡,脱了戏衫还。老去事多忘,公莫笑师丹。笔端化,胸中锦,两消残。江湖水草空旷,何必养天闲。久苦诸君共事,更尽一杯别酒,风露夜深寒。回首行乐地,明日隔云山。

抒情

纵乏幽人宅,犹余大树祠。带山仍带水,宜饮亦宜诗。勿待全开后,当乘半放时。昏昏廓阴雾,皎皎上朝曦。

抒情

巫峡见巴东,迢迢半出空。云藏神女馆,雨到楚王宫。朝暮泉声落,寒暄树色同。清猿不可听,偏在九秋中。

抒情

秀色芳容明眸,就中奇绝。细看艳波欲溜,最可惜、微重重红绡轻帖。匀朱傅粉,几为严妆时涴睫。因个甚、底死嗔人,半饷斜眄费贴燮。斗帐里、浓欢意惬。带困眼、似开微合。曾倚高楼望远,似指笑频目闰,知他谁说。那日分飞,泪雨纵横光映颊。揾香罗,恐揉损,与他衫袖裛。

抒情

春光晓看如残梦,院静宜兼竹影疏。新处触时佳意在,夜寒犹怯枕衾孤。

抒情

风撼桐丝带月明,羽人乘醉截秋声。七弦妙制饶仙品,三尺良材称道情。池小未开春浪泛,岳低犹欠暮云生。何因乞与元中术,临化无妨膝上横。

抒情

野药随宜种,芎苗嚼最香。屐痕休厌数,桤树逐溪长。

抒情

东君欲去繁华灭,城南把酒聊相别。云旗风驾不可亲,但见杨花飞似雪。杨花送君无返期,高台望断夕阳低。归来客散深院静,门前绿暗啼黄鹂。

抒情

去岁秋风话别离,今秋俄报有归期。自应冠豸登三院,何遽凭熊把一麾。治行伫为千里最,才猷已是九重知。莫辞小憩留仙隐,伴我花前倒玉卮。

抒情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

抒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