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苏辙的《还颍川》
拼音和注音
guī xiū dé míng bó , zuò shòu bǎi chuān xiè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百川:河流的总称。
休得:不得;不要。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原诗
昔贤仕不遇,避世游金马。
嗟我独何为,不容在田野。
攲区寄汝南,落泊反长社。
东西俱畏人,何适可安者。
故庐已荆榛,遗垄但松槚。
颓龄迫衰暮,旧物一已舍。
安能为妻孥,辛苦问田舍。
平生事瞿昙,心外知皆假。
归休得溟渤,坐受百川泻。
何人实造物,未听相陶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