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春听琵琶五首

夜如何其夜未央,山城斗转星煌煌。
收琴插拨各无语,酒美不知春漏长。

作品评述

《蕲春听琵琶五首》是宋代诗人孔武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夜已深入无夜未尽头,
山城中斗转星辉璀璨。
琵琶声收敛,弦线轻拨,
无言,无语,
美酒使人不觉春宵流逝。

诗意:
这首诗词以蕲春夜晚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一个人在夜间聆听琵琶的情景。诗人在夜幕下感叹夜晚的深沉和无尽,山城中星星闪烁,闪耀辉煌。琵琶的声音渐渐收敛,琴弦轻轻拨动,表达出一种寂静无言的状态。在这样的夜晚,美酒的陶醉使人无法察觉春天的时光流逝。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夜晚和琵琶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深沉的氛围。夜色浓厚,星星闪耀,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琵琶的声音在寂静中回荡,仿佛敲击着读者内心深处的琴弦。诗人通过琵琶的音乐和美酒的陶醉,与读者共同感受岁月流转的无常和宝贵。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蕲春夜晚的景象,展现出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流逝的深切思考和感慨。

这首诗词通过音乐与夜晚的结合,通过琵琶的声音传达了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意境。诗人运用音乐的表现形式,将人们的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使读者感受到诗意中的美好与无常。整首诗词气势恢宏,意境清新,给人以思索和沉思的空间,通过琵琶的音乐,诗人传达了对生命和时光流逝的思考和领悟。

作者介绍

孔武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爲国子直讲。哲宗元祐初,歷集贤校理,着作郎,国子司业。尝民族矛盾论恢復诗赋取地一下,攻击王安石经义。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徙宣州。绍圣四年,坐元祐党夺耿,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卒,年五十七。与兄文仲、弟平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着有,诗书论语说》等百余卷,已佚。南宋王?收辑孔氏兄弟诗文合刊爲《清江三孔集》,武仲诗文共十七卷,其中诗七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孔武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爲底本,参校民国初年胡思敬校本《宗伯集》(刊入《豫章丛书》,简称豫章本)、《宋诗钞》(简称诗钞)、《永乐大典》。校本多出底本的诗篇,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半开半合荣枯外,似有似闲淡中。自是一般风味别,笑他红紫斗芳丛。

吐心在君掌,有何不可见。妾持此一心,久已荷君盼。君心不向妾,掌自背君面。在君反掌间,在妾千古怨。

鹦鹉殊姿致,鸾皇得比肩。常寻金殿里,每话玉阶前。贾谊才方达,扬雄老未迁。能言既有地,何惜为闻天。

以南权正,无心应物。威德标宗,不可轻忽。

碧睛蛮婢头蒙布,黑面胡儿耳带环。几处楼台皆枕水,四周城郭半围山。

玉转珠回祖佛言,精通犹是污心田。老卢只解长春米,何得黄梅万古传。

银缸夜永影长孤。香草续残炉。倚屏脉脉无语,粉泪不成珠。双粲枕,百娇壶。忆当初。君恩莫似,秋叶无情,欲向人疏。

王子自少无他娱,求佳山林结草庐。头童齿豁已衰矣,衣弊屡空常晏如。出游耻怀祢衡刺,归卧尽读倚相书。它日叩门倾白堕,要看著句到黄初。

赫赫媪神,稼樯是司。方是藉敛,报本攸宜。嘉坛建祀,玉帛陈香。明灵昭格,以介蕃釐。

秋江清浅时,白露和烟岛。搘筇寂寞中,望断无人到。

口腹相煎亦可羞,饥来欲食饱还忧。一编地下我无用,须学留侯辟谷不。

三星分曜辉宸汉,九禁迎春启令辰。仰奉椒闱宣内治,湛恩鸿庆永如春。

江南无贺老,看万壑、出清冰。想柳思周情,长歌短咏,密与传灯。山川润分秀色,称醉挥、健笔剡溪藤。一语不谈俗事,几人来结吟朋。堪憎。我发EA2AF229。频赋曲、旧时曾。但春蚓秋蛩,寒篱晚砌,颇叹非能。何如种瓜秫,带一鉏、归去隐东陵。野啸天风两耳,翠微深处孙登。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沈。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古今。

词人各在一涯居,声味虽同迹自疏。佳句传因多好事,尽题稀为不便书。已通戎略逢黄石,仍占星文耀碧虚。闻说朝天在来岁,霸陵春色待行车。

曾约西湖薄主人,只今湖色已知春。会须多载连车酒,绝胜寒仓满目尘。

忽见清明在客边,可堪形影自相怜。忆寻芳草江南好,谩惜余花乱后妍。孤梦月明归夜夜,多情春老恨年年。夕阳王子冈头路,知与谁人共醉眠?

白云深处憨眠好,野菜添油滋味长。千古康庐话头活,山僧笑擘紫泥香。

面面青山不记名,相知宜雨亦宜晴。去来自在云千叠,高下无多屋数楹。晨诵书弦俱乐事,春光秋月总诗情。个中真乐谁能识,不问人间枯与荣。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