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王梵志的《诗并序(其三十七)》
拼音和注音
míng zhān shì bǎi xìng , bù kěn yuǎn zhēng xí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百姓:(名)旧指与官吏有别的人,现指人民大众:平民~。
远征:(动)远道出征或长途行军:~军。
不肯:不愿意,否定词。
王梵志
约唐初数十年间在世。幼时家境尚殷富,多读诗书,曾有妻室儿女,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信佛教。晚况萧条,享年逾七十。喜作诗宣弘佛理,劝诫世人,多用村言俚语,唐时民间流传颇广。有集
原诗
□□□□□,分毫擘眼诤。
他买抑遣贱,自买即高擎。
心里无平等,尺寸不分明。
名沾是百姓,不肯远征行。
不是人强了,良由方孔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