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张随州赋会稽朱子荣席上丹桂

月娥施朱小留残,天风吹上桂树端。
叶犹强项护故绿,花独多情染余丹。
夜来谁借修月斧,和根{辍车换刂}与凡世看。
世人不识天上种,醉眼恍惚魂溟漫。
我尝浪作折桂客,惊见似与丹窟般。
主人眠花熟风韵,等是姓朱俱可观。
况逢问字载酒客,不妨为花理杯盘。
赏者莫惮腕欲脱,花到夜深不禁寒。

作品评述

《同张随州赋会稽朱子荣席上丹桂》是宋代曾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月娥施朱小留残,
夜晚,明月照耀下,红色桂花散发着微弱的香气,
天风吹上桂树端。
微风吹拂着桂树的梢头。

叶犹强项护故绿,
桂叶依然坚韧地保护着那翠绿的颜色,
花独多情染余丹。
而桂花则独自倾心地沾染了一抹余晖的红色。

夜来谁借修月斧,
在夜晚,有人借用掌管月亮的斧头,
和根{辍车换刂}与凡世看。
与那斧头一同来到人间,一同观赏。

世人不识天上种,
世人不了解这种桂花是天上的品种,
醉眼恍惚魂溟漫。
痴醉的眼神迷离而恍惚,灵魂沉浸其中。

我尝浪作折桂客,
我曾经也是一位浪迹天涯的折桂客,
惊见似与丹窟般。
惊奇地发现,这花朵宛如洞窟中的珍宝。

主人眠花熟风韵,
主人沉睡其中,花朵成熟而迷人,
等是姓朱俱可观。
更重要的是,这位主人姓朱,更值得欣赏。

况逢问字载酒客,
而且,还有一位问字的客人,带着酒过来,
不妨为花理杯盘。
何不让花朵来担任酒杯和盘子的角色。

赏者莫惮腕欲脱,
赏花的人们不必犹豫手腕的力度,
花到夜深不禁寒。
花朵在夜晚越发娇嫩,令人心生寒意。

这首诗词以描绘桂花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意境的抒情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桂花的赞美之情。桂花被赋予了多种象征意义,它既是夜晚的美丽景观,又是红色的花朵在翠绿的叶子上的对比,使人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妙和生命的顽强。诗中还融入了作者对于人世间无法理解天上珍贵事物的思考,以及对于花朵、主人和赏花者之间微妙关系的描绘。

整首诗词以婉约细腻的笔触,表现出作者对桂花的深情赞美和对生命的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典型写作风格。读者在品味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桂花的芳香和美丽,同时也能通过其中的象征意义,思考人与自然、人与命运之间的关系。

作者介绍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歷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爲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爲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老干疏枝不耐冬,喜闻芳信扰青红。应缘技痒争春力,不待铅华破晚风。

行年四十五,两鬓半苍苍。清瘦诗成癖,粗豪酒放狂。老来尤委命,安处即为乡。或拟庐山下,来春结草堂。

偶来人世值中元,不献玄都永日闲。寂寂焚香在仙观,知师遥礼玉京山。

一官落拓几星霜,身远朝廷心下忘。屡拜黄书叨试郡,何惭白首未为郎。云山缥缈如招隐,花木欣荣亦向阳。感激先皇曾赐对,至今朝服带天香。

已经七十付东流,遥计余生尚几秋。写字行成身后债,卧床聊试死前休。且听鸟语呼归去,莫惜蚕丝吐到头。如此用缘真可纪,病房无恙我重游。

华亭失侣鹤,乘轩宠遂终。三山凌苦雾,千里激悲风。心危白露下,声断彩弦中。何言斯物变,翻覆似辽东。

岸曲丝阴聚,波移带影疏。还将眉里翠,来就镜中舒。

寒溜浸幽壑,危亭点翠微。忽惊双鹤泪,有客款荆扉。

游子无根株,世梗悲路涩。关山雪边看,愁思胡笳夕。

古县横江北,弦歌似武城。善辞金马召,欣着彩衣行。旧感河山色,离愁浚水声。外门庐井在,相送几重情。

经乱衰翁居破村,村中何事不伤魂。因供寨木无桑柘,为著乡兵绝子孙。还似平宁征赋税,未尝州县略安存。至于鸡犬皆星散,日落前山独倚门。

音信连年恨不闻,书来细读却消魂。人稀野店山魈语,路僻蛮村荔子繁。毒草自摇春寂寂,瘴云不动昼昏昏。此生相见应无日,且置清愁近一樽。

秋亭病客眠,庭树满枝蝉。凉风绕砌起,斜影入床前。梨晚渐红坠,菊寒无黄鲜。倦游寂寞日,感叹蹉跎年。尘欢久消委,华念独迎延。自寓城阙下,识君弟事焉。君为天子识,我方沉病缠。无因会同语,悄悄中怀煎。

锦屏香断。谁在朱楼吹玉管。唤起凄凄。不似河桥听得时。云阶月地。长忆青灯*络纬。秋满闲门。断送潘郎瘦几分。

八成无事息兵车,七叶讴吟洽里闾。岂谓浮云变苍狗,竟教明月蚀詹诸。骊山烽火成焦土,牛耳牲盘捧载书。秋草木兰驰道静,白龙微服记为鱼。

山头兰若石楠春,山下清明烟火新。此日何穷礼禅客,归心谁是恋禅人。

木末云屯飞雨暗,柳梢水到水溪深。身随王事有行役,家在江南无信音。但得林泉堪著眼,莫将轩冕更关心。拂衣何日径归去,青鬓不禁愁绪侵。

大雪迷空野,征人尚远行。乾坤初一色,昼夜忽通明。有物皆迁白,无尘顿觉清。只看流水在,却喜乱山平。逐絮飘飘起,投花点点轻。玉楼天上出,银阙海中生。舞极摇溶态,闻余淅沥声。客炉何暇暖,官酤未能醒。薄吹消春冻,新暘破晓晴。更登分界岭,南望不胜情。

南风雨过若耶深,莲女菱歌乱别心。后夜繁霜凋绿盖,洞房归去理秋砧。

翩翩射策东堂秀,岂复相逢豁寸心。借问风光为谁丽,万条丝柳翠烟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