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八首

马六尾五四代士,葱寸肉方千世心。
浮云转眼百千熊,惟有性情无古今。

作品评述

《读史八首》是宋代诗人陈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马六尾五四代士,
葱寸肉方千世心。
浮云转眼百千熊,
惟有性情无古今。

诗意:
这首诗词以读史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悟。诗中提到的“马六尾五四代士”指的是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他们的名字已经被熟知并传颂了五百余年。而“葱寸肉方千世心”则表达了历史的持久影响,即使是短暂的一寸葱,也能激发人们的千世之心。诗中还提到了浮云转瞬即逝,千变万化,而唯有人的性情是不受时代变迁的限制的,具有永恒的价值。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人性的思考。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赞颂和对历史影响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和对历史价值的认同。诗中对浮云的描绘,强调了历史的瞬息万变,但又指出了人性的恒定不变。人的性情和感受在不同的时代中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形式,但其本质和情感是与古今无关的,具有普世的价值。这种对人性的关注和探索,使得这首诗词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思想深度。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表达,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历史和人性的思考,引发读者对历史和人性的共鸣和思考。

作者介绍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诗词推荐

泛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曾见黄花插满头,孤高傲岸逞风流。田横五百人何在,曼倩三千牍似留。赤日中天朝恳挚,秋风落叶立清遒。齐桓不喜葵瓜子,肯会诸侯到尔丘?

西风吹彻菊花黄,唤我东篱泛一觞。白发插花休笑我,年年汝亦负重阳。

万物不移三百篇,得鱼固自我忘筌。绪余一醒冬烘眼,快着长安得隽鞭。

暖翠浮岚万壑春,桃花流水碧沄沄。同亭祠下生青草,天柱峰头空白云。雨后石林群鹭宿,月中山树两猿分。几时结屋清溪上,鹤氅筇枝学隐君。

一道溪流百转深,挼蓝如色佩如音。青蔬几叶来何处,知有幽人底事寻。

向来小筑久锄荒,更觉闲中日月长。山脚孤烟迷市井,冈头斜照下牛羊。乘槎未喜闲侵汉,骑鹤何求再上扬。简寂新诗清有素,雨随击节助浪浪。

拙疾宁为理,幽闲幸避喧。解巾看吏傲,罢牍听禽言。雾委花余泫,风归叶暗翻。园林迟日意,一与故交敦。

抱琴归去碧山空,一路松声雨鬓风。神识独游天地外,低眉宁肯谒王公。

盛节严周配,宏模轶汉仪。还因大庭敞,就展合宫祠。揆序乘霜签,涓辰袭宝龟。重檐开窈窱,缀牖列参差。苍邸尊圆覆,嘉牲接厚祇。五精均帝飨,三圣侑灵嬉。备物先昭德,长言各奏诗。美光浮羽戚,休气冒尊彝。虚次天弥健,还衡斗辄随。礼成无坠典,神醉答繁釐。解作初占雨,恩浓

枕边无寐骨毛轻,露欲为霜月正明。一叶梧桐如唤客,起来搔首听秋声。

柳外寻春,花边得句,怪公喜气轩眉。《阳春》《白雪》,清唱古今稀。曾是金銮旧客,记凤凰、独绕天池。挥毫罢,天颜有喜,催赐上方彝。(公在词掖,尝拜尚主宝鼎之赐。>(br>只今江海上,钧天梦觉,清泪如丝。算除非,痛把酒疗花治。明日五湖佳兴,扁舟去、一笑谁知。溪堂好,且

吏退公门静,萧然似宴居。秋声来簟枕,晚色被庭除。仄径窥栖鸟,荒池听跃鱼。黄花恼陶令,搔道赋归欤。

奉祠得请向天台,清梦先寻紫翠堆。借问刘晨今在否,云间应见耳孙来。

我已兼程无脚力,君犹追路有襟期。从今月下共花下,谁复醉吟先和诗?

西园春暮。乱草迷行路。风卷残花堕红雨。念旧巢燕子,飞傍谁家,斜阳外、长笛一声今古。繁华流水去。舞歇歌沈,忍见遗钿种香土。渐橘树方生,桑枝才长,都付与、沙门为主。便关防、不放贵游来,又突兀梯空,楚王宫宇。

曾同野灶煮溪鱼,别鹤归迟信息疏。不是山中无楮叶,寻常嬾寄入城书。

春事有底忙,清和风已扇。小雨出花竹,微寒生几砚。直道每多违,修门难自厌。栖迟无与言,袖手看归燕。

相逢欲话相思苦。浅情肯信相思否。还恐漫相思。浅情人不知。忆曾携手处。月满窗前路。长到月来时。不眠犹待伊。

地僻长时少送迎,坐看春色又清明。传家旧物青毡在,处世中年白发生。杨柳东风犹料峭,杏花疏雨半阴晴。塞翁得失何须论,且共沙鸥暂结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