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早春寄吴使君(其一)》
拼音和注音
shí zài fēng liú dòng dì dū , zhǐ jīn piāo bó mǎn jiāng hú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风流:(形)①有才华的;杰出的:数~人物,还看今朝。②指有才学而不受礼法拘束的:名士~。③有关男女间的放荡行为:~韵事。
漂泊:(动)因职业或工作不稳定而四处奔走。[近]流浪|漂流。[反]定居。
江湖:(名)①泛指四方各地:走~|闯荡~|流落~。②旧时指四处流浪靠卖艺、卖药等谋生的人,也指这种人所从事的行业。
十载:谓长期清苦勤读。
帝都:京师。天子所居住的地方。
流动:(动)①液体或气体移动:血液~|空气~便成风。[近]流淌。[反]静止。②经常变换位置:~哨|~奖杯|~放映队。[反]固定。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十载风流动帝都,只今漂泊满江湖。
那能万里褰帷处,不忆中原一病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