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沈周的《答汪竹坡暑中问疾》
拼音和注音
kuǐ bù péng mén chū wèi néng , qiū lái bìng gǔ zhuǎn léng cé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蓬门:以蓬草为门。指贫寒之家。
未能:不能。
崚嶒:1.比喻刚正不阿﹑坚贞不屈。2.高耸突兀。3.比喻特出不凡。4.指高峻的山。5.骨节显露貌。多形容人体瘦削。
跬步:本指半步,跨一脚,引申至举步、迈步,也被用于形容极近的距离、数量极少等。
沈周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原诗
跬步蓬门出未能,秋来病骨转崚嶒。
尽多年纪寿自足,无好儿孙福不应。
药物残生随楚老,菜饘终日类斋僧。
恶怀酷暑何排遣,远水孤舟藉友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