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楼

楼以风流胜,情缘贵贱移。
屏亡老毕篆,市发大苏碑。
更觉江山好,难忘父老思。
只应千载後,览古胜当时。

作品评述

《黄楼》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作品。这首诗以黄楼为主题,通过描绘楼的风采和述说情缘的变迁,传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历史的思考。

译文:
黄楼风流胜,情缘贵贱移。
屏亡老毕篆,市发大苏碑。
更觉江山好,难忘父老思。
只应千载后,览古胜当时。

诗意和赏析:
《黄楼》描绘了一座风华绝代的黄楼,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气质胜过其他建筑物。作者通过黄楼的存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诗中提到了情缘的转移,说明人们的感情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迁而改变。这种转变可能与社会地位、财富等因素有关,暗示了人世间的喜怒哀乐都是瞬息而过的。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了屏亡、老毕篆、市发大苏碑等,这些词语引发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它们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反映了人事易逝、物是人非的现实。

然而,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江山的赞美和对过去的回忆之情。他认为江山依旧美好,同时难以忘怀先辈的智慧和奋斗。作者希望千年之后的人们能够欣赏古代的胜景,领略那个时代的辉煌。

《黄楼》通过对黄楼的描绘和对情缘、历史的思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过去的怀念之情。它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的态度。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感受到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无常。

作者介绍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诗词推荐

_娥万古,算清光常共、水清山绿。我欲蓬莱风露顶,眇视寰瀛一粟。携手群仙,广寒游戏,玉砌琉璃屋。归来一笑,葛陂还访骑竹。此夕纵饮清欢,吸寒辉万丈、快如飞瀑。倾倒银河斟斗杓,莫问人间荣辱。独倚阑干,浩歌长啸,惊堕云飞鹄。乱呼蟾兔,捣霜为驻颜玉。

陇山秋树旧巢倾,远向江东逐旆旌。去国梦魂应缭烧,入春喉舌渐分明。一声警露何惭鹤,百转迁乔肯让莺。终日雕笼心不恋,经年丹嘴色犹轻。思归悒悒因成疾,顾主依依尚有情。死葬小园芳草地,夜来经雨绿苔生。

五月困暑湿,众谓如蒸炊。惟我坐幽堂,心志适所怡。开窗面西山,野水平清池。菱荷间蒲苇,秀色相因依。幽禽荫嘉木,水鸟时翻飞。文书任讨探,风静香如丝。此殆有至乐,难今俗子知。

所得非众语,众人那得知。才吟五字句,又白几茎髭。月阁欹眠夜,霜轩正坐时。沈思心更苦,恐作满头丝。

吹箫江上晚,惆怅别茅君。踏火能飞雪,登刀入白云。晨香长日在,夜磬满山闻。挥手桐溪路,无情水亦分。

濛濛雨中春,回首失残腊。茸茸亭前草,新旧已相杂。累囚守僧窗,日惧万钧压。有罪可糜躯,无仆堪荷锸。门前苍藓深,户外蛛纲合。时与逢迎者,云中一孤塔。

楚山万叠,怅高情、不比当年嵩少。官况全如秋淡薄,枉却尘侵乌帽。菊蕊犹青,茱萸未紫,节意凭谁表。故园何处,暮云低尽残照。追念往昔佳辰,尊前绝唱,未觉徐娘老。聚散悲欢回首异,今岁古台谁到。藉甚声名,难忘风味,何日重倾倒。交情好在,雁书频寄云杪。

聚首浑无益,送君将奈何。已经贫病后,一任别离多。鬓发新霜雪,衣裳旧薜萝。不堪明月夜,挥手唱骊歌。

辛丑随浮梗,钟陵得盍簪。潜藩门若市,敛板客如林。气宇黄陂阔,词源陆海深。二豪谈正剧,一坐口俱瘖。诗社初容入,交盟后失寻。云山千里眼,梦寐八年心。九陌迎连璧,孤灯话断金。始犹疑面目,徐复记声音。虾菜随宜簇,茅柴取意斟。行藏更见告,文行互相箴。愤敌常旁午,忧时

画舡齐泊倚青山,正值春风阻往还。江作鼓鼙声浩渺,树为城障绿回环。幽花婀娜偏当眼,啼鸟交加亦解颜。使者文章工不浅,尽将模写寄柴关。

独自临池,闷来强把阑干凭。旧愁新恨。耗却年时兴。鹭散鱼潜,烟敛风初定。波心静。照人如镜。少个年时影。

句里勤分似,灯前得细尝。孤芳後山种,一瓣放翁香。苦处霜争涩,臞来鹤校强。不应穷活计,公子也忙忙。

千古和戎恨,冢青今尚闻。汉朝三尺草,埋没几昭君。

百粤封疆桂岭崇,□□□□□□口。十城县弩争趋府,五管侯圭尽偃风。

南北断蓬飘,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树色随关迥,河声入塞遥。劳歌此分首,风急马萧萧。

德山排倒,云门打杀。黄蘖烧香,殷人以柏。

乘兴忽相招,僧房暮与朝。雪融双树湿,沙闇一灯烧。竹外山低塔,藤间院隔桥。归家如欲懒,俗虑向来销。

陇上躬耕力倦,归坐茅斋展卷。耳边如闻笛声,欲看牧童不见。

菀彼桑柔,其下侯旬,捋采其刘,瘼此下民。不殄心忧,仓兄填兮。倬彼昊天,宁不我矜?四牡骙骙,旟旐有翩。乱生不夷,靡国不泯。民靡有黎,具祸以烬。於乎有哀,国步斯频。国步蔑资,天不我将。靡所止疑,云徂何往?君子实维,秉心无竞。谁生厉阶,至今为梗?忧心慇慇,念我土

拜扫无过骨肉亲,一年唯此两三辰。冢头莫种有花树,春色不关泉下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