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李秘监

初与游杨事伊洛,后闻王魏起并汾。
空令蟠结千年核,难掩光芒万丈文。
儿似福郊传旧学,友为子厚志新坟。
身今独老西河上,欲酹生刍隔暮云。

作品评述

《挽李秘监》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初与游杨事伊洛,
后闻王魏起并汾。
空令蟠结千年核,
难掩光芒万丈文。
儿似福郊传旧学,
友为子厚志新坟。
身今独老西河上,
欲酹生刍隔暮云。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李秘监去世的悼念之情。诗中通过游历伊洛河与李秘监的初次相识,以及后来听闻王魏二位文学家的声名在汾河一带崭露头角,展现了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蟠结的千年之核和万丈之光芒,指的是李秘监在文学上的杰出成就,即使时间过去了很久,他的才华依然难以掩盖。诗中还提到了作者的儿子像福郊一样传承旧学,而作者的朋友则志在追求新的墓地,这一对比展现了时代的更替和个人价值观的不同。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如今年老孤独的心境,他希望能在西河上敬酒并祭奠李秘监,但是却被暮云所隔绝。

赏析:
《挽李秘监》通过对李秘监的悼念,展现了时光的变迁和个人的孤独感。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及景物的象征意义,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感。诗人通过描绘初次与李秘监相识的场景,以及后来听闻他的成就,表达了对李秘监才华横溢的赞叹和对逝去岁月的怀念之情。诗中的蟠结千年核和光芒万丈文形象生动,表现了李秘监的卓越才华和影响力。同时,作者通过对儿子和朋友的对比,呈现出时代变迁和个人价值观的差异,凸显了诗人的独特思考。最后两句以作者的孤独心境作结,表达了对李秘监的敬仰和自己的无奈之情。整首诗词既抒发了个人情感,又反映了社会变迁的历史意义,展现了作者对李秘监及时代的思考与回忆。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骈罗瑟玉尽珍材,须女辉躔色为开。并合郑乡如旦月,铿宏唐律过春雷。共惊高义摩云表,定上夷庚握斗魁。鹏鷃逍遥俱有适,亨衢端是匝天回。

北陆凝阴尽,千门淑气新。年年金殿里,实字贴宜春。

洛阳丽春色,游侠骋轻肥。水逐车轮转,尘随马足飞。云影遥临盖,花气近薰衣。东郊斗鸡罢,南皮射雉归。日暮河桥上,扬鞭惜晚晖。

万绿成帷涨晚空,不知门外几番风。月拖树影阑干角,烛挟花阴酒盏中。饮隽青山如有问,曲终远意浩无穷。登临此地知多少,气味应难似此同。

寻常凡木最轻樗,今日寻樗桂不如。汉高新破咸阳后,英俊奔波遂吃虚。

湖上仙山隔渺茫,世尘不上渡头航。白蘋开处藏渔市,红叶中间放鹿场。落日沈沙罾有影,新霜着树橘生香。遥闻逋老经行处,芝草葳蕤满路傍。

束缚渠魁到帐前,指挥号令海洋边。潮循恩惠二千里,水道今无多桨船。

要识仙霞五色丹,须还苔琐旧灵坛。玉楼更疑群仙宿,移向长虹卧处安。

昔夸石廪祝融堆,劣见人家画轴开。坐挹高寒吾愿足,此行似为此山来。

都会地。东南王气须记。龙盘凤舞到钱塘,瑞烟回起。画图彩笔写西湖,波光溶漾无际。翠栏最宜半倚。柳阴骏马谁系。鳞差观阁接飞翚,衙庐万垒。倒空碧浸软琉璃,云收天净如水。夕阳照晚听近市。沸笙箫、欢动闾里。比屋乐逢尧世。好相将载酒寻歌玄对。酬答年华莺花里。

此公去暑似新秋。吏毒一句句。行县胜监州。觉甘雨、随车应求。鹭清为酒,螺清为寿,起舞祝君侯。急召也须留。廿四考、中书到头。

凉入郊墟暑渐微,奈何节序暗推移。景逢三五秋分夜,光异寻常月满时。按舞霓裳仙绰约,长舂灵药兔迷离。广寒宫桂花空发,近世无人折一枝。

又解征帆落照中,暮程还过秣陵东。二年辛苦烟波里,赢得风姿似钓翁。

大风卷水,林木为摧。意苦若死,招憩不来。百岁如流,富贵冷灰。大道日往,若为雄才。壮士拂剑,浩然弥哀。萧萧落叶,漏雨苍苔。

孤云无定迹,兴至即难留。独往经秦望,相期隐沃洲。雪晴分去路,风急阻行舟。旧住如相问,惟烦话旅游。

承明才入又南州,重见旌旗照柁楼。道义平生无捷径,风波随处有虚舟。如公未可违文石,稽古何妨欠碧油。我亦登门烦著录,此行无力为王留。

凭陵海若玩波神,怙恃乾坤不杀身。刀锯未加先自殒,陆梁未有白头人。

昔人博物岂虚传,自斸龙泉古狱边。今代司空应见惯,斗间何用气冲天。

旧事十年久,故人千里疏。喜逢青眼语,胜寄锦鳞书。草草衔杯酒,匆匆返笋舆。桂山今健否,烦为问兴居。

闲去闲来自在嬉,故人不记问于谁。都来一个真消息,安用频更为漏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