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无学颂一十五首

昨夜三更日卓中,满天星斗雨蒙蒙。
三门佛殿相携手,要去西天路不通。

作品评述

《学无学颂一十五首》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以及佛殿前的景象。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昨夜三更日卓中,
满天星斗雨蒙蒙。
三门佛殿相携手,
要去西天路不通。

译文:
昨夜三更,月亮高悬天空,
满天繁星,雨雾弥漫。
三座佛殿,仿佛相互搀扶,
欲前往西方的路却阻隔无通。

诗意:
这首诗以夜晚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满天星斗和雨雾弥漫的景象,表达了一种障碍、无法前行的情境。诗人通过佛殿的形象,暗示了人们在追求学问和修行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阻碍。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揭示了修行路上的困境。夜晚的星斗和雨雾象征着迷茫和阻碍,而佛殿的形象则代表着修行的目标和信仰。诗人通过将三座佛殿相互搀扶的描绘,表达了在追求学问和修行的过程中,相互支持和团结的重要性。然而,诗的最后一句却表达了一种无法通往目标的困境,给人一种失望和无奈的感觉。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表达,勾勒出修行路上的坎坷和挑战。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坚持信仰,寻找力量。尽管诗中表达了一种无法前行的困境,但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修行者的一种警示,提醒他们要时刻警惕和克服困难,不断追求进步和提升。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推荐

梦裹家山竹裹钟,金鸡山下快掀篷。垂杨不隔池楼月,宿酒吹残杨柳风。

虹度长桥箭激流,夹堤春树翠阴稠。谁知昼夜滔滔意,不是沉舟即载舟。

妙存湛湛不为无,真照灵灵不为有。更向其间退步看,白云断处青山瘦。

吴江田有粳,粳香舂作雪。吴江下有鲈,鲈肥脍堪切。炊粳调橙齑,饱食不为餮。月从洞庭来,光映寒湖凸。长桥坐虹背,衣湿霜未结。四顾无纤云,鱼跳明镜裂。谁能与子同,去若秋鹰掣。

昨夜中秋月,高唐妒素娥。凭谁修玉户,未觉减金波。练净前溪水,银侵左界河。浩然风露爽,通夕祗长哦。

南宫放榜已蜚英,此阙传胪却漏名。潜救八人文最敏,尽归一网气难平。白生作麽教持杵,越石争些已见坑。莫倚晴天频吐绶,儿童见了又须惊。

风雨摧残桃李枝,东园无树不离披。海棠过後残花在,恰似上春初发时。

贵已不如贱,狂应又胜痴。新寒压酒夜,微雨种花时。堂下藤成架,门边枳作篱。老人无日课,有兴即题诗。

江左风流人,安石颇巨擘。丝竹不去耳,用逃忧患域。陶琴不须弦,我辈所矜式。设逢东山翁,兕觥与浮白。

弘景挂冠永明年,筑楼三层家政传。俯听松风辄欣然,时人望之疑是仙。天教轻捷游方外,自喜向来不为宰。耄期犹且有壮容,誓戒何妨临鄮海。

王郎家近石田溪,溪上行人古路迷。王郎家苦了无事,自沟溪水灌蔬畦。

几复平生好,能来屈马蹄。愈风观草檄,刮膜受金篦。藏器时难得,忘言物已齐。买书聊教子,让粟不谋妻。碧草迷寒梦,丹枫落故溪。尔时千里恨,且愿醉如泥。

露梢戛戛敲鸣玉,云叶差差传新绿。这前十顷碧琉璃,过雨荷花净如浴。客来不迎君莫嗔,我有清风如故人。先生午醉睡正熟,长须倒尽床头春。

美人挟赵瑟,微月在西轩。寂寞夜何久,殷勤玉指繁。清光委衾枕,遥思属湘沅。空帘隔星汉,犹梦感精魂。

花半睡时分蝶梦,柳三眠处足莺声。谁知花柳无情物,添个蝶莺便有情。

春风花柳日相催。淅江梅。腊前开。开遍山桃,恰到野酴*。商岭东来三百里,红作阵,绿成堆。半山亭下钓鱼台。拂层崖。坐苍苔。林影湖光,佳处两三杯。寄语玉溪王老子,因个甚,不同来。

凤山郁崔嵬,下有千顷陂,峻极不可攀,浮光亘长鬐。晦冥滴风雨,澄淡含瑰奇。吸呼入君怀,万熊罗心脾。吐辞丽金雘,焕若星斗垂。朅来荆渚游,红蕖照清漪。故宫久零落,一洒增余辉。惇族贵老成,尧言下丹墀。浮骖驾云帆,眷然成仳离。长裾曳王门,岂比困盐虀。骅骝踏长坂,万里

武夷归路苦迢遥,延阁官曹正寂寥。彩凤衔书俄锡命,黄金刻印便悬腰。紫微署近时当製,建礼门深日趁朝。咫尺天颜曾赐对,荧煌台座得为僚。鬼神清问忧前席,松柏深情见后凋。一曲阳春特相寄,惭将木李报琼瑶。

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阳台近镜台。谁道芙蓉水中种,青铜镜里一枝开。

石径方盘纡,双峰忽中断。呀豁青冥间,畜泄烟云乱。杉萝试举手,自可阶天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