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解缙的《送刘日升》
拼音和注音
bà qiáo qīng yǔ luò chén shā , sòng zi nán xíng fǎng hàn chá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灞桥:桥名。在灞水上,位于陕西西安市城区东十千米处。始建于汉代,汉代故桥在今桥西北十余里处,古人送客东行多至此。1955年已改建为新式钢筋混凝土板桥。
落尘:《西京杂记》卷四:'东方生善啸,每曼声长啸,輒尘落帽。'后以'落尘'形容歌声美妙。下凡。篦梳的别名。
尘沙:尘埃与沙土。喻污浊,战乱。犹尘世。
解缙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原诗
灞桥轻雨落尘沙,送子南行访汉槎。
为寄音书大庾岭,腊前有客看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