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孤山道士二首

清秋古洞无猿啸,自觉寻行幽意微。
处士桥边增怅望,几回沽酒对斜晖。

作品评述

《赠孤山道士二首》是宋代文学家周文璞创作的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以及诗人在与孤山道士相遇后的内心感受和情思。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清秋古洞无猿啸,
自觉寻行幽意微。

这两句表达了一个安静而宁静的场景,诗人来到一座古洞,清秋的时节,洞中没有猿猴嬉戏的声音。诗人自觉地去寻找一种幽微的情思。

第二首:

处士桥边增怅望,
几回沽酒对斜晖。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孤山道士在一座桥旁相遇的情景。诗人在桥边感到愁思增加,几次与道士共饮酒,对着斜斜的夕阳。

整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与孤山道士的相遇,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诗中洞无猿啸,清幽宁静,与诗人内心的寻求相呼应,显示了他对于幽微、宁静的向往。而在与孤山道士的交流中,诗人的愁思增加,这种愁思或许是对于世事变迁的感慨,也可能是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最后,诗人与道士共饮酒,对着斜斜的夕阳,表达出对于生命的短暂和时光流逝的感叹。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索。通过对于幽微、宁静的追求和对于生命短暂的感慨,诗人在清秋的秋天中抒发了自己的情感,给读者带来一种深思和共鸣。

作者介绍

周文璞,字晋仙,号方泉,又号野斋、山楹。原籍阳谷(今属山东)。宁宗庆元间爲溧阳丞(清嘉庆《溧阳县志》卷九)。与姜夔、葛天民、韩淲等多唱和。有《方泉诗集》传世。 周文璞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慷慨悲歌叹陈迹,霜乌怨啼霜叶赤。明朝送客过钟陵,西望茫茫五湖白。

上山采樵选枯树,深处樵多出辛苦。秋来野火烧栎林,枝柯已枯堪采取。斧声坎坎在幽谷,采得齐梢青葛束。日西待伴同下山,竹担弯弯向身曲。共知路傍多虎窟,未出深林不敢歇。村西地暗狐兔行,稚子叫时相应声。采樵客,莫采松与柏。松柏生枝直且坚,与君作屋成家宅。

疏钟天竺晓,一雁海门秋。

远地书邮绝,长年属望劳。要期亲帚柄,宁惮学舟操。愧守藩篱小,难窥墙仞高。秋风满天地,不废候虫号。

亦知磨蝎直身宫,懒访星官与历翁。岂有虚名望苏子,谩令簸恶似韩公。时清早退人谁肯,命薄当閒我自通。破戒问君君会否,几人于此不相蒙。

功名如博戏,大叫或作卢。文辞组绣耳,初不系贤愚。负恃已可笑,憎嫉真区区。平生学金丹,我岂斯人徒?啸歌醉自和,颜鬓老不枯。却後五百年,烟雨钓镜湖。

手挼红杏醉繁香,回首春前梦一场。便与经营百船酒,再来应是菊花黄。

湖里寻君去,樵风往返吹。树喧巢鸟出,路细葑田移。沤苎成鱼网,枯根是酒卮。老年唯自适,生事任群儿。

境出三秦外,途分二陕中。山川入虞虢,风俗限西东。树古棠阴在,耕馀让畔空。鸣笳从此去,行见洛阳宫。

秉烛趋省署,两街犹闭门。素娥独早作,碧沼澣黝盆。宝扣剥见漆,半棱光剩银。忽作青白眼,圆视向我嗔。黑气贯瞳子,侧睨不敢真。皎然一玉李,前行导征轮。荧然数金粟,後扈从车尘。朝鸡傅三令,都骑争载奔。星芒销欲无,月影澹失痕。金鸦飞上天,吐出红龙鳞。

缲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它日玉堂挥翰手,芳时同此赋林垧。

整书拂几当闲嬉,时取曾孙竹马骑。故故小劳君会否?户枢流水即吾师。

府谷我先契,诸公吾辈流。悬知盍簪际,颇解忆人不。蕙逐光风转,鸎啼出谷幽。因声烦为我,传写寄荆州。

柳丝稀处见前山,半在云间半雾间。回首乱红浓翠里,春风啼鸟更绵蛮。

江涛万古峡,肺气久衰翁。不寐防巴虎,全生狎楚童。衣裳垂素发,门巷落丹枫。常怪商山老,兼存翊赞功。

茧纸铺庭几误书,杨花糁迳未春余。积随平野分高下,舞信微风作密疏。解使游人似姑射,仍令飞鸟变舂鉏。共惊天巧无能学,造物无心本亦如。

物色近人境,喜欢严晓装。山月鸡犬声,野风麻麦香。登岭既开豁,入林更清凉。三呼独醒士,傥肯酹我觞。

送君南浦。对烟柳、青青万缕。更满眼、残红吹尽,叶底黄鹂自语。甚动人、多少离情,楼头水阔山无数。记竹里题诗,花边载酒,魂断江干春暮。都莫问、功名事,白发渐、星星如许。任鸡鸣起舞,乡关何在,凭高目尽孤鸿去。漫留君住。趁酴醿香暖,持杯且醉瑶台露。相思记取,愁绝西

相好全如梵,端倪只为隋。宁同蚌顽恶,但与鹬相持。 ——段成式虽因雀变化,不逐月亏盈。纵有天中匠,神工讵可成。 ——张希复

为把新诗子细寻,时移不觉日西沉。固知妙旨存精一,须察人心与道心。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